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崔骏这段时间已经参加过IBM、麦肯锡等著名跨国公司的招聘会。他说,在热闹的招聘现场,自己一直挺认真地分析用人单位的招聘思路,在感受这种气氛的同时让自己进入就业前的状态。因为对清华的品牌和个人的能力有足够的信心,即使置身热闹之中,崔骏还是一如既往地琢磨着:自己适合做什么?现在应该做什么?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98级硕士研究生王栋、郭洪群,目前已经选择了将来的发展空间。在朗讯、贝尔、爱立信、NEC、中兴通讯等公司轮番来校登场,校园到处是招聘广告,北京英才网、21世纪网等网站各种消息纷至沓来的热闹中,他们看重的是招聘单位的人员素质,是企业如何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和未来的发展定位。
    中国矿业大学并非十分热门的院校,但记者采访时也多次碰到胸有成竹的毕业生。他们一致的看法是,大学只是一个人一生打基础的一段时间,这个基础可以是专业,也可以是其他各种知识的学习。所以,虽然今天所学的专业不是热门,但是多种证书在手相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拥有不少热门专业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今后一段时间的招聘活动也是排了不少,在校门口碰到几个外语专业的毕业生随意聊起即将毕业的心境,不想竟有人感言:热闹是好事,但热闹不全是我的,我该考证还去考。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主任文书峰,分析现在的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的状态时也说到,当今的学生已经认识到仅凭单一的专业知识是无法适应市场需要的。许多外企最看好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协调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等等。所以,一方面学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大了适应性教育,加强了服务意识,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越来越冷静,他们能够客观地面对热闹,适应热闹,分析热闹。
    热闹中冷静的还有南京商学院的张弘、赵曙明两位老师,他们认为,这种大公司、大企业争抢大城市里知名院校优秀毕业生的热闹局面,实际上暴露出我国人才资源存在着人才结构危机和人才配置危机。有调查表明:我国100多万高级职称人才中,45岁以下的仅6.3%,35岁以下的仅占1.1%。而今年大概有42%的正副教授和50%以下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将退休。很多行业、部门缺少年轻的专业人才的现象非常突出。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部门人事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的改革远远滞后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造成人才的行业分布不合理,人才使用率和效益低的现象比较突出。
    热闹给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更多、更便利的机会值得高兴,热闹中毕业生的几分冷静值得高兴,但是热闹中存在的问题又不能不正视和逐步解决,否则高兴可能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