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普是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台: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乃至全民族的前途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利用知识和科学思维的能力,取决于国民的整体素质。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就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足。”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保持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支柱和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只有被劳动者所掌握,并能够自觉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去,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我国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但是这个优势的前提是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并且同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措施,在加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同时,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全社会的科学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更不是社会主义。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国民素质的较量上。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广泛开展科普工作,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国民素质从整体上得到提高。
    提出“四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谢宏:江泽民总书记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简称“四科”)四个方面提出要求,作为全面提升我们民族科学素质的一个总提法、总要求,这一对科学素质所进行的新的概括和提炼,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的理解、对于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四以来,要科学、要民主的呼声和努力一直没有间断。延安时期、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拨乱反正时期,我们党对于科学力量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深刻。但是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四个方面作为有机的整体来概括,还是第一次。人类文明的进步为这种概括提供了条件,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问题给了我们启示,包括法轮功问题的出现给了我们警示。因此,“四科”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知识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是人才成长的营养,国家发展的资源,但是知识还不等于素质和能力,不管是内贮知识和外贮知识,都只是一种营养和资源。科学技术只有集结为思想才能有力量。从知识到思想提升到理性认识,就需要抽象和概括,需要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方法的确立,思维方式的形式,比具体知识、比学习更为重要。科学精神更带有根本性和基础性,是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升华出的力量。江泽民同志概括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四个方面的关系是,知识是基础,思想是成果,方法是能力,精神是动力。而精神、思想和方法,又都贯穿于学习运用知识、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科普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任定成:科学普及更多的是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江泽民同志把科学普及的内容做了四个方面的论述。一个是科学知识,一个是科学精神,一个是科学思想,一个是科学方法。这四个方面都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知识在没有进入生产过程之前,它是潜在的长期起作用的,而且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首要的先决作用。
    科学普及对于文明建设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给人们提供的是知识,是看待问题的可靠思想,是开创性的一种精神。科学提供的是健康进步的文化。科学普及的对象,一类是没有接触科学知识系统训练的人,第二类是对专业学科感兴趣的人,第三类是了解相邻领域进展的人。这三个对象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了解新知。科学之所以变成一种最强大的力量,是因为科学有一种自我纠错机制,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机制是采纳一些科学方法起作用的。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是追求真知,不断开拓的精神。这个知识对于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来讲,都是无形的、向上的力量。科学普及给人们提供的是重要的真知,看待问题的可靠思想,思考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方式。
    着眼于精神文明建设来从事科普工作,应该避免一哄而起和庸俗化的不良倾向。科普不是单项的一种传输,而是受众和传播者一种双向的沟通。应该借鉴世界上一些先进的宣传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有效形式。科学方法论有很多新的成就,在着眼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上,也应该宣传科学方法论思想。
    充分认识科学的教育功能
    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世界博物馆的诞生是和世界近代科学的诞生差不多同步进行。1543年,天体理性论和人体构造为标志,掀起了科学革命。但是科学的诞生是以牛顿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作为标志的。世界上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科技博物馆是在1683年在英国伦敦建成的。这个博物馆成立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是世界上科技博物馆的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还是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只有30多年的历史。中国科技馆在世界科技馆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我们还不敢说它是一个世界一流的或者世界名馆,我们还要不断的努力。中国科技馆作为科普工作、科普教育的一个基础设施,作为科普工作的阵地,它的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谈到科普,我们还应该更进一步认识科普的教育功能。有一些科学家,甚至一些文学家,他们对科学的深刻理解,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高尔基是一个文学家,他认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比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对人的影响更大。作为科学家,爱因斯坦1937年写了一篇文章叫《科学的社会功能》。爱因斯坦讲,科学的社会功能有两个,一是科学直接的,但更多的是间接的制造生产工具转化为生产力。科学的第二个功能是它的教育功能。科学作用于心理。科学的这个功能,看起来不像第一个功能那样明显,但是它同第一个功能同样重要。
    克服三个障碍拉开两个层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把科普作为科教兴国的大业来对待,是非常正确的。我国目前专业科普队伍比较小,必须发动广大科技人员参与。科研人员从事科普还面临着障碍。一个是体制上的。过去我们的科研体制像一个很硬的框框,科普工作是安不进这个框框里,只能在框框的夹缝中发展。第二个障碍是科研人员本身。他们中间的大多数长期脱离教学和科普,以致于很难在他们中间产生科普名家。如何消除这些障碍,是我们现在应该重视的问题。第三个障碍是科普的学术要求和工作难度。许多做过科普工作的科研人员都体验到,要把自己的科学知识向公众说清楚是多么的不易。
    科普工作绝不是科研的副产品,而是必须刻意钻研的一个很难的课题。科普的工作对象可以放在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广大公众。第二个层次,广大科学爱好者。如果考虑到第一个层次,我们撰写科普读物首选应该是科学启蒙,引发读者能够认识科学、爱好科学。第二个层次工作的目的应该兼顾到科学论文。由于科普和教育工作的成效,就会出现一批批有志于科学的青少年,对他们,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应该是敞开大门,引导他们进入中国的科学环境,创造条件,促使这些科学后备队能够跟科学家们建立起个人对个人的大手拉小手的共同进步关系。
    科普应该纳入国家建设体系
    中国发明家协会副主席张开逊:科学普及不仅仅是一项公益事业,应该把它纳入国家的社会发展体系,就是把它直接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科学技术体系和文化体系。科学普及本质上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科学教育。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它被公众理解的程度。科学普及是使科学成为强大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保证中国科学事业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科学事业人才辈出的社会基础。所以科普应该纳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体系。
    科学正在成为人类科学文化价值的重要源泉。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正在融入大众文化,正在对公众的人生观、世界观或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将表现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社会奋发进取、理性和谐。无论是从理论上或实践上,科学都是现代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播科学,应该责无旁贷的纳入国家的文化建设体系,使公众耳濡目染,感受科学之美,感悟科学之妙,抵制庸俗颓废文化,用优美的艺术和科学文化,清除取代那些还在很多地方蔓延的愚昧迷信或者有害的精神消费。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奠定重要的精神文化基础。
    科普工作要不断创新
    中科院党组副书记郭传杰:应该以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方法和思路来开展科普工作。科普工作要创新,要把科学普及作为整个国家创新体系里重要的一环,加强投资,加强基础建设。现在科学普及工作者对科学前沿真正了解的不多。科学家本身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普及又不重视。新闻媒体有时在这中间起到启承的作用,但做起来确实很难。我们在思路方面,在体系方面,目标方面要创新。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我们谈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只局限于一般的文艺活动,科学本身是先进文化的一个发展方向,科学精神就是先进文化核心的东西。
    中国科学院科普资源丰富,有100多个生态网络台站,有十五六个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家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我们有十几位科学家已经是全国的科普先进人物。今年开了全院的科普工作会议,我们组织离退休身体很好的科学家一起做报告,应邀到西北地区做70多场报告,几万人都听了。让社会了解科学院在做什么。我们也有义务把这些知识普及到社会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