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评论:有关“临时爸爸”之忧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1-12

    如今的孩子可谓聪明,小小年纪便和老师“玩”起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老师找我爸爸告状,我便走向市场,雇佣个“临时爸爸”来替己受过。这样你老师解恨,我爸妈不知,本人免受皮肉之苦,“临时爸爸”也能得到实惠,岂不皆大欢喜?于是,某地劳务市场应运出现了一群“临时爸爸”,他们的任务是代替犯了错误的学生家长到校向老师领罪。雇佣这些“临时爸爸”的孩子,不仅有初中生、小学生,而且还有学前班的。

    笔者刚读到一些地方有关“临时爸爸”的消息时,觉得很可笑,也挺新鲜,可是静下心来,仔细回味一下,便感到心情很是沉重。“临时爸爸”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实行“居高临下”教育结出的苦果,是一个“怪胎”。雇佣“临时爸爸”,是学生人格异化的倾向,是一种欺骗行为,更是学生对老师高压教育内在反抗的外在表现,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如果请家长到校,老师和家长能够一起分析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使孩子纠正错误,努力学习,健康成长,是值得提倡的。然而,实际操作中却“变了味”。久而久之,学生什么都不怕,就怕老师叫家长到校。于是,一犯错误,一边是不愿、不敢叫父母,一边是家长不来老师就不让上课。无奈之中,孩子灵机一动,顺理成章的事便出现了——雇佣“临时爸爸”。

    要消除“临时爸爸”这一现象,根本不在孩子,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正在接受教育,关键在老师。教育学生要注重方法,因人施教,循循善诱,要有“孩子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原谅”的宽广胸怀。对于少数“差生”要不急不躁,允许他们有反复,不要动辄就叫家长。作为学生家长,要和老师配合好,最好是刚柔相济,不要以为自己是家长,想咋的就咋的。只有这样,责任明了,方法对了,孩子自觉了,“临时爸爸”也自然会从市场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