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落榜生们提供更多继续上学读书的机会,中央及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优惠政策,扩大了地方的办学权力,放宽了考生的入学条件。岂料这也竟成了一些人实施“注水工程”的契机,最近被媒体曝光的安徽省潜山县所谓“三万五毕业生”现象,就堪称典型。按规定,该县职中压根就没有资格办“师范班”,然而他们何以堂而皇之地“办”起来了呢?“解决财政困难”故也。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拿得出三万五千块钱,无须再鬼鬼祟祟“找专人帮你装CALL机作弊”,即可光明正大“保证上分数线”,于是乎就有了所谓“三万五毕业生”。由于其着眼点只在“财政”,加之“资格”所限,所以“办班”之际,就非“注水”不可!但要脱手,就须继续做手脚,保证架无存货。否则,积压一多,这买卖可就做不下去了。于是乎就只有许以“保证毕业分配”的承诺于前,演绎“不包分配,竞争上岗”的戏法于后:结果当然是潜山职中103名“三万五毕业生”全部上岗,而安庆师范54名正规毕业生统统落选;据说这叫“县里的承诺高于一切!”真是“老子天下第一”,说得出,也做得到。然而毕竟是“水货”,所以当其“竞争”上岗,做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之后,当然就要向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去请教语文课本中的练习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