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科奥赛无论题出得有多难、多灵活,都是在已有知识的范围内,用现成的解题方法来解有正确答案的题。我们的教育对付这种竞赛的方法是题海战术,让学生大量做题,以便熟悉各种题型的解法并储存进大脑,参赛时把这些储存的解题模式提取出来即可。在此过程中,记忆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而模式化的解题技能训练则是不可缺少的成功保障。显然,这类的学科竞赛与我国基础教育重记忆训练、重技能训练的教育传统是相吻合的,因而我国的学生能够获得高水平的竞赛成绩是顺理成章的。然而,获诺贝尔奖需要在科学上做出重大的发现,是在未知领域里解决未知的难题,作出突破性的创造发明。创造性研究需要的思维类型与学科竞赛需要的思维类型是不一样的,前者强调思维的深度与突破常规,立意在破纪录、走向未知;后者强调思维的敏捷性、快速综合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立意是快而准确地解答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中学生的学科奥赛和诺贝尔奖这两种奖的获得者分属于不同类型的人才,其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
     我国中学生在国际学科奥赛上获奖不仅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实践。奥校遍地开花,中小学生上校外的奥校并做高难度的习题已成为普遍现象,学科竞赛尤其是数学竞赛则被作为升学指标中最受看重的指标,于是令国人自豪的学科奥赛奖牌被悄然演化为升学压力。
     教育的竞技化对基础教育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在教育的价值观上,即把竞赛获奖视作教育的目标,把能否获奖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竞技化的教育必然导致教学内容偏离基础教育的基本宗旨、偏离实际应用,由此而造成学生精力的无谓浪费。
     竞技性的活动,其目的在争第一,为具有足够的区分度,赛题的高难度是必需的且随着参赛者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难度还将无限地被升级。竞技的性质决定了这只能是少数人的追求。然而,当教育政策的倾斜引发了教育的竞技化之后,将促使众多孩子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无限的竞赛准备上,他们将因没时间参与实践性、动手性的活动而缺乏扩展知识面和增长见识的机会。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单项能力上的不断挖潜,其代价是降低其它方面的要求,包括以牺牲人文保数理,以牺牲动手保动脑,以牺牲实验保理论。实际上,我国学生的高知识积累、高数理解题技能是以其它方面的低水平为代价换来的。中国孩子被公认为脑子灵动手能力却差,则是教育的导向造成的必然结果。
     长期以来,教育界普遍认为,学得快、学得深且能做难题就是基础好,同时认为这样的“基础”就是创造力所需要的基础,相应的教学方法则是模式化的强化训练。然而,事实表明,这种竞技化的教学和训练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受到来自学科学的压力并意识到科学难学,从而失去学科学的兴趣。当学习进度超出了孩子们的自悟能力时,他们不得不过度依靠成年人的帮助。由于家长和教师在知识指导方面的过度参与,使我国学生高水平的学业成就中包含着大量成年人的智慧。也就是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别国的孩子是自己跑,我们的孩子是成年人推着跑甚至是背着跑,这就难怪比别国的孩子跑得快。人家说我们的孩子后劲不足,其实,这不足的后劲是源自畸形的前劲。
     一条缺少岔路的笔直大路,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很多触类旁通、联结新意向的机会,同时也由此失去了来自实验和来自发现的快乐,这是学习与创造的心理动力。高速的知识积累和严格的强化训练,使孩子们疲于无条件地接受已被成人教育者精心加工后的知识,没有余暇也没有能力独立组合、独立加工知识,更不用说质疑权威、质疑书本,这样必然会抑制他们内在的创造潜能。另外,逻辑思维的过早强调和过量的强化训练,将扼杀掉儿童早期思维中天然的敏感与直觉能力。创造力的生长需要闲暇与自由作为土壤,需要个体高主动高参与的思维经历,需要保护直觉力和避免思维定型化。
     我们的教育在以高深严格、快速积累、强化训练的方式打“基础”的同时,也使孩子们失去了许多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学科奥赛的金牌是使我们离诺贝尔奖更近了还是更远了?(作者单位:北京市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