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尊重教育”:真正打动人心的事业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3-30

    5年前,一项以“尊重教育”为题的教育改革实验,开始在北京东城区13所学校的13个实验班进行。此项研究以“尊重教育”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成长的体验中学会辨别、学会选择、学会自我管理,不断提升生命质量,努力使教育成为一项崇高的事业。

    大而空的道理,老师好讲,学生也会说,但缺乏彼此间真情实感的体验和认同。“尊重教育”从“热爱生命”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内心的真实体验进而发现、认识自己的价值,在自尊、尊人的过程中,学到求知和做人的真谛。

    北京164中学已故学生张穆然是“热爱生命”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典型人物。在生命的最后日子,她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生的渴望在学生中引起不小的反响,经过反复思量,学校在“尊重教育”中没有大张旗鼓地开展学习榜样活动,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在遇到矛盾、困惑时作出积极、理性的选择,拉近了教育与学生的距离。北京65中一名班级卫生委员不愿意再当下去,理由很简单,既辛苦又耽误学习。这种思想在同年级不少班干部身上存在。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以“你愿不愿当班干部”为题召开讨论班会。学生们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毛遂自荐,充分发挥了班级每一个学生的能动性。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似乎铸就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我是老师,你就要听我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尊重教育”却让老师明白了一个道理:“苦口婆心”、“经验之谈”代替不了学生的成长。成长需要时间,成熟需要磨砺。老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空间。

    一位同学上课老爱提问,经常打断老师的话。他说,我明知这样不对,可就是管不住自己;一位学生明明做错了题,在父母的指正下改了过来,可一转身又改了回去,结果被老师划了叉。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的行为经常和父母、老师的期望有距离,但成长不能代替。“允许学生有错误的体验”,这句话被明白无误地写在参加“尊重教育”的171中学年度工作计划上。它基于这样一个前提:相信学生。北京5中的陈老师说,其实我也知道学生有时在骗我,但我也不会去“逮个正着”,我希望他们长大后能明白老师的长久信任,也不愿成为他们背后的一双眼睛。

    在“尊重教育”中,教师不再以“教官”、“判官”的身份居高临下对待学生,他们开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一位参加实验的老师在谈及对学生人格的重新认识时这样说,起初,自己仅仅限于对学生不说过激话,行动上多关心。随着实验的深入,渐渐认识到“尊重”是思想观念深处对每一个生命应有的理解与尊重。学生的思想虽然不成熟,但他们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满足只是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一种尊重和理解。

    “尊重教育”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学生们也开始变了。他们开始对自己身边的事进行深层思考,主体意识明显增强。面对老师喋喋不休的批评,实验班的学生要求把问题和说话的权力留给自己,让他们自己从讨论和思考中作出选择和判断;学生们在尊重中找回了自信,提升了人格力量。北京2中和163中在“尊重教育”中出现了无人监考不作弊班。他们说,真分比假分光荣。

    “尊重教育”也触动了许多学生父母的心。他们说,过去,我们为了能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有一席之地,总是要求这、要求那,很少顾及孩子内心。现在,许多家庭开始尝试着从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向听孩子说话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