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面对自尊和人格尊严,教育的前提是尊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4-23

    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看到他举左手,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老师悄悄地把这个方法也告诉了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结果,他发现整个班都变了。

    新华社4月9日播发的这则发生在河北安国市的新闻深深地感染了我。试想,如果这位老师竟然没有发现差生举了手,或者讥诮学生说:你不会还举手凑什么热闹?!或者干脆给他一个“栗凿”说:你本来就是猪脑袋无药可救!或者无动于衷地说:哦,我知道了,你回去吧。而在以后的教课中则不给这位差生以机会。那么,这个学生的未来又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破罐子破摔”的同时,深深的自卑进而觉得自己真的“无可救药”,或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除了“捣蛋”,还会产生恨!

    笔者对此也深有感触。记得在初三那年,因为家贫等原因,我便一心想辍学。与班主任之一的数学王老师“辞行”,他则一遍遍地开导并挽留我,只因那时我去意已决,虽一进他办公室便不自觉地哭泣,却还是坚持要回家。王老师无奈之际只得说,你先回去好好想想吧,想回来我随时欢迎!而在我后来想通了又想回校时,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我。记得他与另一位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商量此事时,由于我那时语文成绩平平,那位语文老师则当着我的面说,嗨,让他回来也没啥用,只是凑个数罢了。

    那年中考,我们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在全县遥遥领先。可现在想来,我们的数学成绩的确异常突出,王老师那时的数学教学水平却是一般。但正是因为他讲求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和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从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在学生心中,感觉要是数学成绩不好,便会深深自责认为对不起王老师!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皆有人格尊严,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在屈打厉喝中“成材”,即使不是“畸形”,也会使学生的心灵多了弯曲,其日后的人生又该走过多少弯路才得以“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