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佛山市金钥匙信息公司的牵线下,顺德市教育局和国际教育集团举行签约仪式,5月份,顺德市53名中小学教师将跨出国门,在英语的故乡英国的剑桥或者哈士汀学习3个月。据悉,这在全国县级市算是规模空前的一次教师出国培训,顺德市为此出资200多万元。
    老师:出国学习是共同愿望
    不少中小学英语老师都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教英语却没有机会到英国去走走。如今,53名顺德教师就要跨出国门了,他们心中充满激动。
    即将赴英国学习的艾莲萍老师已经40岁了,但是她还是努力争取了名额。艾老师对记者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虽然自己要花费一些钱,但是值得。”艾老师觉得,这次出国能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在英语口语和听力上得到提高,更好地改变学生学习“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同时能够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
    欧阳红老师是从内地来顺德的,她说:“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自己一直希望能到英语国家去一次。”
    记者走访了好几位老师,他们都认为:自己深刻感觉到英语口语和听力上的不足,自己在大学学的只是老师的英语,能有机会出国学习自己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老师们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此行的重任,决心为下几期赴英国学习的老师树立一个榜样。
    教育局:出国培训会经常
    记者采访了顺德市教育局负责人,他们认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教师是关键,顺德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顺德在很多方面与国际接轨,也越来越需要一支具有现代素质的精良教师队伍。
    据悉,顺德市教育局的“百、千、万工程”已经启动,将为顺德市培养上百名教育专家、上千名名校长、上万名学科带头人。顺德市教育局曾将学校校长集中在北京师范大学培训,曾派出教育局管理干部到清华大学进修,并曾小规模地组织老师出国考察。
    顺德市教育局副局长陈锡剑对记者说:“现在顺德的教师学历水平已经高出全国,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从原来的学历达标转向总体水平的提高达标。”陈副局长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中,英语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技能,顺德市的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外语,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是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重要举措。像今年一样,以后政府每年都会拨出专项资金,分批派老师到国外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