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对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内竞争的种种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了,但是对世界各国在教育方式及教育体制上的国际竞争局面还不十分清晰,至多只有部分印象而已。毕竟,直到近几年,大多数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仍还倾向于抵制各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及教育体制优劣的比较活动。他们认为,搞上述比较研究没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甚至是可笑的。然而,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关注程度日益提高,迫使人们在教育问题上思考得更深、更广。他们不再把眼光局限于本国范围内,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了解其它国家、地区的教育事业,并加以判断,希望能够使本国的孩子在最佳的教育体制下,获得最佳的教学指导。看来,在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教育的全球化是势不可挡的。
现在,再也没有人会提什么“教育无用论”了。可是对教育体制的质疑还是沸沸扬扬的。前不久,在一些西方国家就流行一种看法,即中小学生们学业负担过重,学得太“多”了,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许多知识将在踏入社会后根本用不着。未来的社会,除了需要一部分脑力劳动者以外,大量的基本工作都可由机器代管,那么向清洁工、看门人传授高等数学课程无疑是多此一举,甚至是一种浪费。其实,上述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当今世上最发达的经济地区美国和西欧目前最担心的经济问题是它们本国的就业机会,产业部门将遭受来自亚洲、拉美和东欧国家的新一轮竞争。这些新兴经济国家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其教育相当成功,在这些国家中,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及劳动力掌握知识的深度已超过欧美。同时,尽管发达国家的产业在不断升级,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过渡,但是新涌现的一些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仍与传统的产业活动一样依赖于本国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总之,不管经济怎样发展,受过教育的、能读、会算、善写、接受力强、易培训的劳动力仍然是必需的和受欢迎的。
因此,未来经济竞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教育在国际教育竞争中的成功与否。各国政府及教育人士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本国教育在世界教育界的地位,要善于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本国教育体制,优化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强国、教育富国之梦。《国际金融报》(2001年05月07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