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从自主招生遭冷遇看大学精神的培养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5-16

  据《中国青年报》4月19日报道,江苏省教育厅今年出台政策,鼓励本省有条件的高校在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之前单独或联合招考。截止到报道之日,该省尚没有一所高校提出自主招考的申请。由于全国高考时间日益临近,有关人士评述说,估计该省今年将不会有高校享受提前自主招考的政策。

  江苏省教育厅让各高校自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基于应试教育模式下,大一统的全国高考并不能网罗天下英才特别是创造性人才这个现实。为什么这一“符合高校自主办学的教改方向、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政策遭到冷遇?南京某著名高校招生负责人道出苦经:一是人力上的困难,二是财力上的困难,三是社会对招生工作的压力。所以各高校还是愿意搭乘全国统一招生的班车,省去出题、改卷等一系列麻烦事;而且按分数一刀切,还会减轻不正之风对招办的压力。我们在看到江苏高校清醒认识现实的同时,更为其对现实的妥协无为而扼腕。

  依笔者愚见,人力、财力可能算不得根本原因。近几年,高校发展很快,虽然还面临困难,但绝不至于窘迫到无力组织自主招生(或联合招考)的地步。须知,我国解放前的高校在兵荒马乱、民生凋弊的年代,尚能做到自主招生(钱钟书等就受惠于此)。江苏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因为并非不可克服的困难而失去选拔创新型人才的机会,这是显而易见的损失。

  高校自主招生的意义,还在于它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者独特的办学理念,培养和发扬大学精神。苏步青先生曾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我主张先考语文,语文不及格,其他就不必考了。”当然这绝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语文重要”的例子。所以,如果是不正之风成为促使江苏高校放弃自主招生的根本原因,笔者以为情况更加糟糕:这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商业侵蚀和权力挤压对大学的扭曲是多么触目惊心,大学精神已经沦落到何种地步!

  大学作为人类的知识工厂和思想库,以及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不仅仅是知识的权威,而且是区分善恶、建立信念、追求真理的楷模,能够直面社会矛盾,保持学术的尊严和自由,为民众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奠定学理之基。

  因此,对不正之风妥协退让、成为权力和金钱奴婢的大学是可悲的,她丧失了大学精神的核心———独立。对不正之风无所作为,以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的方式来推卸和逃避责任的大学同样不容乐观,她丧失了大学精神的动力———创新!

  笔者衷心希望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能够有直面现实的勇气、科学求实的态度和时不我待的危机感,珍惜利用这姗姗来迟的自主招生的权力,实现建设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宏伟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金湖县中学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