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师即研究者”在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然而,教师的研究与专家的研究是不同的,正如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所言,想要求教师像专家那样来搞研究是不现实的。那么,究竟应当引导教师走一条什么样的研究之路呢?眼下,专家在指导学校的研究时,很容易照搬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做法,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立项、开题、结题、撰写论文、评奖、发表论文等环节上,而恰恰忽略了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即坚持指导性、服务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学习教育科学的理论,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教师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的反思性的实践研究,是行为研究,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它不排除使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但更多的是学习、讨论、总结、实践,成果应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行为的转变需要大量的实践,教育研究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实践,强调教师的“做”,高度尊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教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
事实上,教师有能力也愿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与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