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学校的武老师对这种考证风表示担忧:“现在孩子们‘考证’的热情太高了,但是很多学生几乎忘了‘证书’本身的意义,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求职的工具,往往是为了考证而考证。更要命的是,现在很多‘证’与实际能力无法挂钩,学生为了拿证,往往对真正的能力培养失去兴趣。”
现代职业学校的学生都反映英语不好学,为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听力、口语能力,武老师曾经想办一个外教听说训练班,小班教学,限额15个学生。试讲的那天下着雨,可是仍然有60多位同学赶来听课,大家都说外教讲课生动有趣,容易接受。按理说报名应该远远超过额定数吧,没想到最后只有3个同学交了报名表。不交表的同学理由就是:不发证书,上了有什么用,不就是能和外国人对话吗。武老师慨叹:学生已经分不清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东西了。与学生的盲目追求证书相比,很多用人单位显得非常理智。拜耳制药到职高招聘时明确表示:我们不看文凭和证书,只看实际能力。这个活能干你就来,不能干,证书再多也没用。
“学生该走出‘拿证’的误区了”,一些教育专家说,“但是我们的社会也该思考一下,为什么‘拿证’和培养实际能力总是两回事。本来应该是证明能力的‘考证’怎么会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