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这里,我们愿意将其中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加以介绍,与读者共享。
很有意思,“21世纪教育论坛”特别设计的一场专题对话———“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几位嘉宾争论了半天,直到时间已到,对第一个问题———“教育的均衡化”还没达成共识。
“教育的均衡化可能只是一个永远的理想,正因为实现不了,才值得我们去为之奋斗。”当面带微笑的主持人———以中国教育政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者型官员、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最后以这段富有诗意且带有一点哲理的讲话作为他的结束语时,所有在场的人都不觉地发出了会心一笑。
事实上,教育的均衡化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
教育的均衡化之所以被作为一个难点提出来,是因为中国现实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曾访问过20多个国家。在他的印象中,办学条件最好的中小学,不在美国、不在欧洲,而是在亚洲,在中国。据说,有位澳大利亚的友好人士曾经想对中国的教育做点象征性的捐助,当参观了上海近年来新建的一批寄宿制高中后,他立即放弃了原先的打算,将支票收回了自己的腰包。因为他所看到的学校,实际条件远比他在澳大利亚所在的学校要好。从某个角度来看,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重点学校,其条件已经大大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
但是,在中国的一些贫困、偏远地区,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当困难。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汪凤雄当场公布了一个数字,他们那里的生均经费大概只有200来元,而在江浙等部分沿海地区及上海的生均经费约是四川的数倍。即使是在中国的同一座城市,校与校之间的差距往往有着天壤之别。
更让人感到忧虑的是,教育的两极分化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有日益严重的趋势。自从示范性高中的方案提出来,一所达标学校所需开支动辄上亿元甚至几亿元。北京某区今年一年的主要教育经费,全都集中投入到一所示范性高中的扩建之中。
论坛上,合肥一所民办中学的校长对着坐在台上的一位嘉宾———上海市某重点中学的校长慷慨激昂地说,教育均衡化的问题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一些公办重点学校过多地占有了社会的资源,一方面他们可以大量使用纳税人的钱,一方面又可以招收高价生,可以说把计划经济的好处、市场经济的好处全都集于一身,这显然很不公平。连负责基础教育这一块的李连宁司长都忍不住大声疾呼,“不要把名校办成民校,而要把民校办成名校”。
难怪北京街头有幅巨大的广告常让一些家长看后顿时觉得触目惊心,其广告词为: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前途。
所以,应不应该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回答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那么,实现教育的均衡化是可能的吗?
一位跑教育的资深记者曾给予断然否定。他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就是中国的国情所在,由于起点不一样,投入不一样,体现在不同学校的“马太效应”将会愈益明显,好的越好,差的越差,鸿沟将永远不可能消除。
也许,教育的均衡化真的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但是人们对这个寄托人类美好愿望的理想还是不愿意轻易放弃。
“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化,政府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认为,“应当通过制定政策,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尤其要保证义务教育这一块差距不要拉得过大。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地方政府那只无形的手,有时还在人为地拉大差距,这一点特别值得引起重视。”
也有很多的教育专家提出,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口头上说要均衡化,国家对基础教育这一领域,应该制定明确的“基准”,也就是说公办教育的这一块,不管小学也好,中学也好,从校舍到老师、到生均经费、到试验室的仪器设备、到图书馆的藏书等等,最起码的标准是什么,没有量化的概念,教育的均衡化也是空话。
今天,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上,教育均衡化的问题已经摆上了优先考虑的重要位置,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心,因而我们还是应当满怀希望,朝着理想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