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办学条件与教育质量的不均衡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各地采取了许多行政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如:加大投资力度,改善薄弱学校办学的基础条件;加强学校管理能力;实施招生制度改革等。然而,从实践反映,制约薄弱学校的根本因素还在于其自身能力建设不足,尤为突出地表现在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及其工作业绩方面。因此,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如何增强学校内在的自主发展能力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最近结题的《全面提高北京市初中教育质量》课题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承担该课题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教委及北京市区5所基础薄弱初中自1998年以来创造性地实践了“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的宗旨,在组织校长、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同开展为期半年的需求调研分析基础上,结合各学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确定了17项子课题,学校又进一步设立了57项校级研究课题。实验学校校长及500位教师都直接参加了课题活动,配合研究工作需要,他们还开展了以更新教育观念为目的的专项学习、参观考察和专题研讨,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探索实验。由此,通过课题实施在学校建立了一种崇尚变革的校园文化,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全体教师、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如今,学校的教学秩序井然、师生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由总课题组、学校课题组及第一线教师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大面积涌现。这些都标志着5所学校的能力建设得到显著增强。他们的实践探索为北京市及所在区依靠教育科研机制促进基础薄弱校建设,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化目标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因而,该项课题已成为众多学校自发引进的科研兴校项目,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也将他们的经验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首都师大组织指导该项课题活动的专家、教授也已成为基层学校竞相邀请的咨询专家。研究该课题的成功实践及其发展过程,我们从中可以获得许多新的启示。
二
首先要创设重视教育科研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可被视为:对学校各类人员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或影响作用的价值观念的总和。主要指学校通过相对稳定的管理和教学所形成的,对全体师生的态度、思维及活动方式具有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积极的文化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学习、开放和创新;消极的文化则易诱使人们悲观消极、不思进取。因此,学校如欲谋求发展,必须要建立崇尚积极变革的文化氛围,克服随遇而安、因循守旧的行为定势。课题的成效表明:随着崇尚变革的新的价值观念逐步被接受,教师必然由个体到群体逐渐开始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方式,学校的变革便会悄然而至,实施教育研究课题在这方面则发挥了刺激和强化变革的作用。
其次是对教师角色及其行为的认识。现代社会知识来源日益多元化,人类的学习活动无论从空间、时间或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教育不再是一旦获得便可供享用终身的资本,而只是帮助公民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现代的教师不应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他们还应坚持继续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终身学习者。前者只是将自己的价值定位于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以教学作为一种就业的方式,而后者则在促进少年儿童学习、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不断地丰富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对教育者日益提高的专业要求。教师自身的变革最终还要体现为更富有成效的教育行为,即能做到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需求及现有教学资源条件,设计科学可行的学习进程,并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进程的设计与实施水平是反映教师专业素质高低的根本标志。
第三是对学校变革的认识。学校层面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都不可避免地要以教师为对象实施系统的干预,对其教育价值观念及其行为方式施以积极的引导和强化,以帮助他们获得更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教师行为的变革是学校发展的一项基本的、然而却是最为持久的能力建设。
第四则是对学校教育研究本身的认识。学校教育研究是教师借助教育科学指导,针对改善教学效绩、提高自身素质目标而开展的、有计划的学习、实验与探索活动。无论组织教育研究还是开展教师在职继续教育,都是增强学校持续发展实力的有效机制。学校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应能体现我们的先哲所崇尚的“教学相长”原则,也就是说,既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也能提高教师、校长及其他学校工作人员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水平。我们似乎可以说,学校开展教育研究在引发学校变革,生成学校自主发展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潜在价值,因而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推动学校实现自身不断变革、更新的力量。他们的成功实践还证实:学校层面的行动研究过程就是自觉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创造性的实践丰富教育科学的过程。正因如此,许多学校层面的研究实践往往成为提高自身能力建设水平的促进性机制。
三
从操作层面来看,学校变革尝试采取了以介入外部刺激——引导观念转变——唤起变革需求——组织全员教师培训——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题——促进全体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借助成果交流、课题评估,对已有探索进行反思、升华等环节为序列的实施策略,使得预期的教育变革得以发生和延续,并由此产生预期的效果。这些实践使我们看到,学校教育研究完全可能借助有计划的干预活动,创设有利于不断变革的校园文化,催生积极的教育行为变化,从而达到增强学校自主发展能力的目的。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是学校教育研究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在上述课题实践中,课题组在北京市及有关城区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下,以首都师大和5所实验学校为实施主体,辅之以行政部门及有关专业机构积极参与的合作机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题组创造性地采取了大学理论工作者深入学校参加探索、干预过程的工作方式。首都师大先后有20多位业务骨干长期深入实验校,其中5位教授还担任学校的科研副校长,与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题活动,从而保证了课题活动的实效性。
我认为,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科学支持。我们的研究,尤其为教育实践服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们对于教育规律的认识不能止于讲解、描述,也不能写成文章了事,还应努力地去诉诸于改善实践的不懈探索,而后又通过反思上升为新的、更为科学的话语(即经过验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时代要求我们教育研究者转换单一的话语方式,而代之以包括言语文化、书面文化和行动文化在内的、全新的复合话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认:面向基层的教育研究应该是学校变革的促进性机制。一个学校如欲取得实质性的变革及持续性发展,可以借助教育科研课题作为系统干预手段,建立以促进自身变革为特质的校园文化。这种崇尚变革的文化旨在改变人们的消极自足心态,激励开放进取精神,支持自主探索革新,由此促成渐进性的变革,从而促使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并由此增强所有参与课题活动人员自身的能力建设。可见,唯有创设崇尚变革的文化,才会带来不断更新和持续发展。假如我们能借助教育研究机制有意识地干预、引导广大教师实践探索的变革过程,那么,我们就必然会越来越多地体验到科研兴校的多重效益。(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