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以人为本师德观的本质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3-04

  “本”与“末”是一对关系范畴,“本”只有在探讨一对关系形态中才有意义。“本”是指在一对关系中具有决定事物本质和发展方向的方面,是决定事物价值的主要标准。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社会的要求和影响下,通过学习、体验、修养和实践等方式,认同、内化或创设的在教育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师德观是指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矛盾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关于“谁是本,谁是末”、“谁为主,谁为次”以及“究竟谁优先”的基本准则。根据这种理解,“以人为本”师德观至少包含两方面特征:

  一、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必须坚持“人优先”的原则

  根据教育要素的划分方法,教育要素大致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物要素(主要有教材和教育手段),另一类为人要素(主要有教师与学生)。按照“以人为本”的新师德观,在教育中处理物要素与人要素的关系时,就要坚持“人优先”、“人为主”的原则,具体说,就是在处理教材、教育手段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时,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利益、生存与学习质量以及发展前途为决定事物价值和发展方向的主要要素和基本标准;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物让位于人”的原则。例如:当教材难度、授课进度与学生发展水平和健康发生矛盾时,是以后者为决定事物取舍和发展方向的主要标准,而不是让后者服从于前者;当教学设备的添置和保护与教师、学生的使用发生矛盾时,是以有利于教师、学生使用为判断和决定的主要标准。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师德观,是因为在教育实践中,按照“物优先”的原则处理人与物关系的例子几乎随处可见。例如,有些学校的计算机房很少向学生开放,只是作为展示学校实力和供人参观的标本;有些学校为了保持操场的清洁,便限制学生的活动;有些学校为了寻求更多的复习时间,不惜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为代价,将三年的课程压缩为两年。由此可见,在教育中,人与物关系的错位,不仅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的价值变得低微,而且,会降低甚至丧失物态教育资源存在和使用的价值,从而降低教育总体效益,也影响自信、独立、健全人的终极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实践中,有两类人经常要面临“人优先”还是“物优先”的选择,一类为各级教育管理者,他们经常要在物态教育资源与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到底“谁优先”的选择;另一类为教师,他们经常要在物态教育资源、教材与学生之间进行到底“谁优先”的选择。在笔者看来,后者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更为经常和复杂。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都是一群学生,而不是一个学生,学生在发展水平、个性特征以及成长经历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二、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必须坚持“可逆性”平等的原则

  “以人为本”师德观的另一个本质特征是:教育工作者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必须坚持平等的原则。按照现代社会的理念,人有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教育中常见的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其中师生关系处于核心的位置。然而师生关系却是我国教育中最不正常并直接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范畴。国内一些相关研究证实,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与教师相比自己处于很低或较低的地位。这种长期的非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态,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是造成我国学生创造性、独立性和开拓精神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新师德观指导下,建立一种“可逆性”平等师生关系,不仅是改善学生生存与学习状态,建立进步、健康的师生关系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未来一代的需要。

  我国现存的主流师生关系具有不可逆性,因此,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那么在人际交往领域中,平等的本质是什么呢?平等的本质就是当你以某种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别人时,也允许别人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你自己。也就是说,平等是一种可逆的关系。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逆性平等师生关系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它主要指向交往关系的性质,而非交往的内容。其重要的判定领域有:态度、话语与行为方式。因此,教师与学生在责任、知识、经验方面的差异,不应当成为不平等师生关系的理由。具有进步、健康师德观的教师,完全可以采取可逆性的平等方式进行教育和教学,并能以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范例,帮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经历中领悟出健康平等人际关系的美好道德内涵。这种事例在许多优秀教师那里能看到,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先进文化的教育中,也经常能看到。

  二是由于教师在制度、知识、经验等方面对学生存在很大的优势,因此在建设可逆性平等师生关系方面,教师承担着重大的责任,甚至可以说,是以教师的自觉导入为开端的,教师在教育和师德理念上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是很难摆脱教师霸权主义束缚的。

  笔者认为,如果一个教师允许学生采用可逆的同等态度、话语方式、行为方式来对待自己,那么,他就容易事先调整好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话语方式和行为方式。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或许从此就建立起来了。

  “平等”绝不是一个口号或一只光环,“可逆性”既是其本质,又是一个具有操作意义的标志。(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