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开口?这里不只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或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益的问题,更是要不要和怎样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人不喜欢在公众场合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为什么?一句话,害怕,害怕说得不对、说得不好,害怕丢面子,害怕得罪人,害怕贻人话柄、招惹是非、引火烧身……原先他们可能的确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自己的态度和感情,这些本是真实而自然的,但长期不敢表达和伸张,有意无意地压抑和扭曲,慢慢就变得暧昧模糊起来,变得阴暗委琐起来,滋长起一种自以为聪明的混世哲学。看看中国古训里教人苟活的格言吧??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忍辱偷生、委曲求全、随遇而安、逆来顺受、难得糊涂、得过且过、安分守己、知足常乐等等,恐怕世界上没有哪种语言里有这么多的混帐话!一个人应该正大光明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是苟且偷生!生命,人的生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伟大的礼物,我们没有理由糟蹋她;偷生不是生,是死亡,是对生命尊严的放弃,是对“人”这个光辉的名字的侮辱。
    对这种“沉默的国民的性格”,鲁迅的文章有深刻的揭露,并指出这是两千年专制暴政造成的最严重的恶果,现在我们似乎已经意识到它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因而鲁迅提出的改造国民性的任务在今天越发显得严峻而且迫切。鲁迅说:“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灭亡固然可怕,爆发也同样具有破坏性,我们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不再沉默。挺起胸膛抬起头,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堂堂正正地站起来,面对众人,张开嘴巴,说!说出你的想法和意见,说出你的观点和态度,说出你的性情和风采,当然,也应该说说你的困惑和疑虑,说说你的愤懑和痛苦,说说你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应有的感受和思考。说,释放了压力,解除了恐惧,增强了自信,找回了自我;说,实现了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解放,达成了共识,增进了了解。自由地言说和表达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社会的重要标志。
    改造国民性是一个大题目,但不管解一个多大的题目,都必须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步骤,民族性格其实就是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个人的性格,而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平时表现出来的某种习惯,比如说随地吐痰的习惯,不敢大胆言说的习惯,所以改变某一个人的某一种习惯就是在改造国民性。语文教学的改革也是这样,它必须落实到改变某一个学生的某一种语文学习习惯上来,比如说,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的习惯。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它更要求一种基于独立思考的个性化的自由表达,再说,说话和口语交际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样看来,上面两位语文特级教师在动员学生开口说话这个事情上所做出的不同寻常的努力,就不是匪夷所思的小题大做,恰恰相反,这是大题小做,他们在教一个不善、不愿、不敢言谈的学生开口说话,就是在切实推进语文教育改革,就是在改造国民性。
    我很欣赏那位教师的创意:让学生站到讲桌上。我想,一个曾经高高地站到讲桌上面对全班同学大叫三声的人,还有什么不敢讲的?因为他已经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