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育结构体系:梳理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4-04

  教育问题太多、太复杂了;中国的教育问题尤其多而复杂。人们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意见太多了,就中国教育问题发表的意见尤其多——教育是一种社会性事业,关系到每家每户,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是教育的受益者和参与者,因此教育问题几乎人人可得而言之,且乐而言之。我国的教育事业如何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教育工作如何彻底摆脱计划经济观念和习惯的束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农村教育应该怎样办?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各自应该占有怎样的地位?国家需要用什么样的政策加以引导?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如何使社会成员从小就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现有教师队伍的水平如何进一步提高?未来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问题,真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难以衷于一是。

  春节将至,郝克明同志告诉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大项目的书稿《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已经完成,并且送来了稿子的“总论”部分。克明同志来电话,说要我为这本书写一篇序。对我国的教育结构问题,我也和许多关心教育问题的人一样,只有笼统的认识和感想,并没有认真进行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哪有什么完整的意见、确切的论据可以贡献呢?不得已,我就在这里写下在阅读了“总论”后的收获和体会吧,也许可以起到和本书的作者和广大读者交流切磋的作用。

  郝克明同志率领着课题组适时地开展了对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历史与现状、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构建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保障机制、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作了全面的论述。他们在科学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深入的思考,写成了到目前为止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教育结构体系的专著。它的出版一定会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欢迎与关注,一定会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结构调整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育结构体系的确是教育领域中成堆的急需分析、梳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这就像盖一栋房子,首先要把间架结构确定下来,其他问题才好着手,才能保证质量。对于整个教育事业来说,教育结构体系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定位”就会水到渠成,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全民教育的任务;结构体系研究清楚了,其他相对处于下位的许多问题也就好解决了;同样的道理,国家确定了当前的教育结构体系,相应的引导、调控的主要手段——法律法规也就可以制定得较好了。近来人们常谈论教育结构问题,而克明同志他们在“教育结构”后面又加了“体系”二字,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的教育结构是一个系统,研究这个问题必须着眼于整个的体系,否则仍然达不到使整个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的目的。

  从郝克明同志写的“总论”中不难窥见全书的许多特点。

  “教育结构,是指教育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状态和相互关系。”教育结构的依据和归宿,一是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二是教育自身的本质和规律。我们考虑教育结构问题,检验教育结构是否合理,这两条是最重要的标准。在本书中,作者深入地研究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趋势,准确地把握教育的规律,并以此为出发点研究了教育结构体系的种种问题,这构成了全书的突出特点之一。

  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动态的,这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显示得越来越充分。据此,教育结构也绝不应该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无产阶级的教育观,其本质是追求对“人”的解放,也就是使人得到最充分的完全的发展(包括从历史长河所带来的束缚中解脱);但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局限,在当今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完整地体现人类理想中的教育的本质(例如完全意义上的终身教育和主要不是从近期需要出发的素质教育等),因而据此构建教育结构或调整已有结构体系时就不能理想化,不能单纯从理论出发,而要因时因地而论,只能尽可能地、不断地、逐渐地接近教育的本质。同时,教育结构的实现,与以下几个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一,社会的人文环境和受教育者的观念。社会人文环境的形成和改变是渐进的,受教育者观念的形成和改变也是渐进的;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则往往由于受其他因素的刺激而急迫,因此如果完全依据社会需求因素确定教育结构,有可能暂时缓解社会压力,但是最终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第二,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社会成员就业的水平。教育,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归根结蒂它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教育结构的确定应该更多地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与此相关(但并不完全同步)的就业状况。以上两点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据此进行研究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预测。第三,教育政策的水平。这实际上也就是政策的制定者对第一、第二个因素进行观察研究成熟的程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结构虽然受市场和社会的影响,但是最终还是要由国家统一研究和确定,国家通过制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政策的正确程度,是教育结构体系的最后决定因素。而这一因素又和上面两个因素不同,是难以预测的。这些问题,作者都充分注意到了,从而构成了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反复论证教育结构体系问题的复杂性。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了教育结构体系的稳定性与弹性结合的原则。一个优良的教育结构体系应该具备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亦即应该有为未来“预设”的机制和空间——不能只着眼于当前,更不能依据过去的经验而拒绝未来。但是,即使我们在调整、构建教育结构体系时注意到了它的弹性,可是由于影响教育结构的因素太多,而教育结构体系的构建与调整又必然滞后于各种社会现象的变动,因此它对现实的适应只能是相对的。我们既不应该期望它能完完全全地适应现实,也不应该要求它对社会每个角落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给予准确的支持。这既要社会成员的理解,更要国家把这个原则体现在政府行为中。

  注意到教育结构的系统性与其各个子系统间的协调、衔接和沟通,呼吁尽快建立起相应的机制,这是本书的第四个特点。这一点对于现在我国教育改革是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教育结构体系是教育系统性的外在表现。因此教育的各个子系统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它们彼此间应该紧密衔接并时时沟通。例如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不同层次教育之间衔接得紧、沟通得好,才能为第一、二、三产业和它们之间的人员流动(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自然、很必要的)提供必要的教育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发挥政府机构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两个积极性:政府运用法律、政策和财政的手段加以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主动地扩大视野,反应灵敏,与其他方面沟通。

  在读了“总论”后我还想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应该成为我们思考教育结构体系乃至整个教育问题时的根本指导思想。本书并没有就“三个代表”的思想与教育结构的关系单辟一节论述,或在有关章节中时时提及,但是这一理念却在全书的各个部分中体现得十分鲜明,唯物辩证法贯穿全书。这不但对读者考虑教育结构体系问题的思路有所启发,也会对思考科学研究如何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行而又不生搬硬套方面有所收获。

  本文为许嘉璐先生为《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郝克明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一书作的序,本报发表时有删节,题目系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