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满足了适龄儿童入学要求之后,一个概念被频频提及,这就是教育均衡,也有人称教育均衡化。随着教育均衡受到重视,教育部门新出台的政策开始更多体现均衡思想。
教育均衡问题的提出是我国基础教育在数量、品质与结构方面存在矛盾的反映。在一个城市内,家长为什么奔走择校?在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为何如此巨大?在人们渴求优质教育资源、希望受到良好教育的今天,教育均衡成为最应被关注的问题。
① 择校的背后是什么?
在北京,每年的三四月份,家长们开始奔走于各大中小学。今年,家住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附近的一个小孩该上小学一年级了,按照北京市就近入学的规定,孩子只能进入一个办学水平一般的小学,家长到离家较近的某小学咨询,学校不仅要对孩子进行测试,还要收取3万元赞助费,而某大学附小则提出要收取5万元赞助费。在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附近,有两所办学条件差距比较大的小学,教育局按就近入学原则划定两所学校各自的招生范围,相隔一条小河的人家被划进不同片,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条件较好的那所学校,郑先生将儿子的户口转到了河对面的人家……
孩子进入小学就要花费数万元,这对大多数一般城市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孩子上好初中或高中需要花费的钱更多。但是,记者在北京市一些比较好的中小学发现,咨询择校的家长还是络绎不绝。4月14日是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招生咨询日,到这里咨询的学生家长王文东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可能考不上这里,但是哪怕多花一点钱也要让孩子上一个好高中。王先生说:上了好高中以后就不用为孩子考大学操心了。北京市实验二小是北京市办学条件、教学质量都比较好的一所小学,但是在这里就读的学生有相当一批都是择校生。和实验二小一样,在招收了就近入学学生之后,北京市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都有数量不等的择校生。择校生缴纳的赞助费成为一些好学校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据了解,在北京和上海一些学校,择校费可收取到数百万元。一所薄弱学校的校长告诉记者:仅此一项,就把好学校和差学校之间的距离拉得更大了。
为了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海实行初高中分离,推行“九年一贯制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是一强一弱2所学校联办,对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际差距发挥了明显作用,间接促进了择校问题的解决。但是择校问题在上海的这些学校依然存在:薄弱初中与“好小学”联办,小学生四五年级就开始纷纷转学;“好初中”与薄弱小学联办,择中学的问题就演变为择小学。北京坚持实行小学就近入学和初中电脑派位政策,在相当程度上使择校热降了温,但择校现象也难以消除。
大中城市的择校现象为什么屡禁不绝?其根本原因在于:同一城市和地区的学校在办学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不均衡。
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中学和北京四中相距不过数百米,但是办学条件却有天壤之别。西四中学的教师们说起四中来总说:没法比。西四中学一年的办学经费包括离退休教师工资93万元在内,只有300万元多一点,去年的办公经费只有33万元。而在北京四中,这点钱连零头都不够,经费和硬件上的差距必然带来软件的差异,大多数“好学校”能够吸引好师资,“差学校”则面临如何留住优秀教师的挑战。西四中学焦元顺校长惋惜地告诉记者,一名姓周的教师很优秀,对学校感情也很深,可是前不久却跳槽到了另一所学校,仅仅因为月工资比这里多三四百元。
西四中学原来是北京市西城区一所薄弱校,经过数年奋斗,终于摘掉了薄弱校的帽子,办学质量上升很快,但是原有办学条件和现有经费的制约使该校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窘境,想飞也飞不起来。对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焦校长深有感触:不均衡在延续,而且差距在加大。精明能干的焦校长所面临的问题正是大城市很多原有基础比较差的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未来。人们期待着孩子们都能上“好学校”,都能有美好的未来,而这有待于推进教育均衡。
② 最好与最差差多远?
2002年4月8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报道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文章,标题为“人大附中超过了日本最好的中学”。文章历数:人大附中在教学技术手段上走在了全球中学的最前列,拥有学生专用的、设备先进的科学实验大楼、高科技“全副武装”的图书馆和综合楼……
记者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采访过很多学校,实事求是地说,人大附中只是办学条件最好的中学之一。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不少中小学不仅校园建筑豪华,各种先进设备和设施连大学都望尘莫及。教育部一位官员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有位澳大利亚友人本来想捐助中国学校,可是在参观了上海新建的几所寄宿制高中学校之后,决定取消捐助计划,因为他觉得中国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远远超出了自己国家的学校和他原来的想象。一些教育界人士在考察了国外很多国家的教育状况后,竟惊讶地发现:条件最好的中小学在中国。
但在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方,办学条件的反差是巨大的。本报曾经组织过一次“教育西部行”采访活动,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记录。在这次活动中,本报记者到了西部最偏远最贫穷的地方。记者看到,通过“普九”工程,“黑房子,土台子,中间坐个泥孩子”的现象在全国已经大大减少,但是经济落后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仍然令人感到反差太大。记者亲眼看到:在偏远地区,不少孩子的基本学习条件仍然缺乏保障,很多学生时时面临失学危险;有的学校办学经费紧缺,连粉笔都买不起……在大城市那些办学条件好的学校的学生做着各种几乎已经追及尖端的科学实验、在图书馆累累藏书中犯着厌学症的时候,很多农村孩子在学校没有做过实验,也读不到除课本之外的书籍。
东西部教育之间不均衡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差距。据统计,东西部人均基础教育经费差距已经达到近10倍,小学生均经费从300元到3000元,初中从500元到4100多元,西部有的学校的生均经费远远低于统计上来的平均数。从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实行分税制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总财政收入的比例从1985年的38%迅速增至51%,在义务教育经费中,中央财政支出仅占1.5%左右,而省级财政教育投入一般不超过20%,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县和乡镇财政困难使基础教育经费难以得到保证,其严重程度表现在一些地方出现大面积教师工资拖欠,而学校的发展更难以顾及。在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得到比较好的财力支持,东西部教育的差别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
“最好的中小学校在中国,最差的中小学校也在中国”,现实的确如此。
巨大的差距使东西部教育难以实现均衡发展。在谈及教育均衡发展时,教育行政官员和教育专家大多更愿意谈推进同一地区的教育均衡,因为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和教育大国来讲,实现不同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实在太难。要实现同一地区教育均衡固然是一个艰难的几乎没有终点的旅程,实现不同地区的教育均衡更是一个令人不敢想象的遥远的梦。
③ 均衡之梦何时成真?
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背后有历史原因,也有制度性原因,前者需要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以解决,而后者主要是政府在公共政策制订中的不同取向和倾斜导致,往往会加剧现实中的教育不公。相对于缩小历史发展形成的差距而言,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增进教育公平,更容易实现。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说:均衡发展应当成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重要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基础教育发展进入新时期后,应当更加旗帜鲜明地把均衡问题提出来,用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统一认识,指导我们的工作。
不均衡造成了这样的现实:在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就读的、从没有做过实验的学生不得不和那些“好学校”的学生一样考试,最后一样竞争上大学。对教育均衡的关注,在某些层面上又表现为对教育公平、机会均等的关注。为了解决公平问题,一些地方找到了一条权宜之路:电脑派位。让电脑来决定孩子的命运。这种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机器崇拜色彩的行为在很多地方被推广,因为这毕竟比权钱开路的择校要公平些。北京市西城区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进不了“好学校”只能怪命不好,有什么办法。
而在小学,普遍被推崇的就近入学也受到挑战,迁户口成为人们在找关系、交赞助费之外让孩子进入“好学校”的又一个办法。为了推进均衡,一些地方还在取消小升初考试招生的同时,提倡把高中的招生指标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这样有利于生源的均衡,而生源的相对均衡有利于每所学校的发展。种种办法,尽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基础教育内部存在的问题。
让孩子们都能上“好学校”,这是家长们的共同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要化解基础教育领域面临的上述矛盾,只有推进教育均衡。这其中,政府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认为,应当通过制订政策,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尤其要保证义务教育这一块差距不要拉得过大,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地方政府那只无形的手,有时还在人为拉大差距,这一点特别值得引起重视。
专家提出,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口头上说均衡化,国家对基础教育这一领域,应该推行学校标准化,对公办教育中的中小学,从校舍到教师、生均经费、实验室仪器配置、图书馆藏书等,有统一的配备标准。约束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一所中小学校都能按照法定的标准,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从而有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为了缩小现有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有关人士建议对原来的政策导向进行调整。在短缺资源条件下,习惯于用等级标准来评价办学水平,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有限的资金和素质高的教师流向“重点学校”,倾向“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政策造成校际差距越来越大,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象,争取普遍提高现有学校办学水平。
但是建立共同标准并不意味着千校一面,在均衡发展的同时,还要建立特色学校机制,不在等级上拉开学校差距,但要鼓励校校有特色,通过形成特色来形成相对稳定的育人模式。校长和教师智力资源的调配要打破校际壁垒,合理流动,从人力资源配置上推进教育均衡。
针对一些学校花一两个亿建设豪华校舍的现象,一些人士指出:学校的硬件建设也应当有一个上限,限制过量的建设投资,以遏制追求过高的办学条件,合理使用社会财富。
对地区之间的差距,政府主要是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对口帮扶和支援等对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要实现均衡发展仍然是一个相当长远的目标,应继续坚持实行倾斜性政策,在坚持教育均衡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
国外教育发展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在有些国家,教育均衡的推行赖于政府的支持,公立学校因为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立的,政府必须一视同仁。有些国家和地区要求投资的每一所学校,无论是在农村或者城市,占地面积、基础设施都必须一样。在日本,即使在边远地区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学校也一样有游泳池和各种教学设施。
谈到教育均衡,有关人士提醒:高中建设中要注意吸取义务教育阶段发展的经验教训,坚持用均衡思想来指导,少走弯路。应当引导示范高中从注重硬件转向软件,强化其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教育均衡并非易事,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完全均衡只是一个永远的理想,但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教育均衡的每一进程都必将推动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社会进步。
【进程】
●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在一些地方得到推进。上海市从1999年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决心实现初中、小学校舍与装备标准化配置,整体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合格水准。2001年9月以后,上海市把达标建设重点转向设施、设备、仪器的现代化配置和教师队伍、课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一些地方将“好初中”的全部或部分招生指标根据在校生人数按比例分配给附近的各个小学,择优选送(不得举行统考),实行社会监督;将重点高中的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初中学校,通过生源均衡推进教育发展均衡。
●全国普遍开始重视规范示范高中建设,大面积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北京市计划分期建设60所左右规模大、条件好、质量高的示范高中,并通过示范高中建设带动高中教育整体发展,使优质高中招生规模占到年度高中招生总额的70%以上。
●各地探索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在浙江、江苏等地,通过派遣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和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或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示教、挂职等,帮助薄弱学校尽快提高水平。
●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从2001年开始,江苏省启动了“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工程,明确要求:财政投入的教育经费要向薄弱学校倾斜、教育主管部门可从有创收能力学校的预算外收入中统筹20%用于薄弱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教师福利待遇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解决、教师晋升职称职务必须有在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等。
【域外链接】韩国的教育平准化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的中小学校分为一流、二流、三流,学校教育的应试倾向十分明显,学生间学业成绩的竞争十分激烈。为此,韩国果断推出了教育平准化政策,具体措施有3项:(1)对“不利学校”增加教育拨款,大力改善其办学条件;(2)实行教师4年流动1次,确保学校师资水平的均衡;(3)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各学区内由计算机随机确定适龄儿童将要就读的学校。教育平准化政策实施至今,促进了义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弱化了学校应试教育倾向和学业竞争激烈程度,成为韩国教育界引以为荣的教育改革佳话。
但是电脑派位政策不仅限制了家长选择学校的自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和形成办学特色,因此近年来就近入学政策开始招致批评。批评者认为,应根据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开放办学,给予家长和学生在择校上更大的自由。加强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和提高质量。赞成者则认为,择校自由化将导致一部分学校演变成富人学校,拉大教育差距,损害教育的公平性。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兼顾两方面的意见,决定逐渐给予少数有条件的私立高中在招生上更大的自主权,以满足社会上的择校需求,而对公立学校和大多数享受政府资助的私立学校仍按原来的办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