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凡是对我国基础教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同意这一观点。但是如果有人提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过剩,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不少人认为:知识是理性之源,为善之本,因而,知识不会过剩,教育质量当然越高越好。我认为:这些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很有必要作深入的分析。
“质量过剩”的教育并不是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都告诉我们:教育质量是可以分析,或者说,是可以分解的。按教育目标分类的最一般理论,人的发展可以分解为三大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每一领域又可分为多个层次。比如,认知的发展就有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人生有涯,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精力去获取无限的知识,是没有可能的。况且,人除了认知的发展以外,还有情感和动作技能的问题。在认知领域中,除了知识以外还有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的发展问题。知识固然是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基础,但是,知识的积累并不意味其他方面必然的提高。其实,从知识开始进而发展到形成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样的高级智慧技能比掌握知识更为困难。
现实的情况是学校往往偏于学生一个方面提高,失缺对学生另一方面发展的考虑。最近我们考察了上海周边地区的一些学校,发现这些学校的学生每天在校的读书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而其中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对各科知识的反复记诵上。学校认为,这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上,学校可能达到了目的,但是,这些学校的领导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只重知识的结果最终必然导致对思维能力和情感发展的忽视。何况,掌握了一大堆知识而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的知识价值是极其有限的。学生“知识过剩”,在实践中是与“思维能力”、“人文精神”的不足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意义上,“质量过剩”的教育并不是高质量的教育。
超出学生实际需要的质量当然是过剩的
教育质量是以“需要”为指向的。教育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兴趣、爱好的差异性,更重要的是学生未来生活、职业生涯的差异性决定:同样的知识对不同的人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超过他们的实际需要,而又对他们的思维、情感的发展未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的话,这样的知识与技能的价值是可以怀疑的,这个质量当然是过剩的。
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这种情况的存在和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根本无助于他们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重要联系。在这一意义上,解决“读书无用论”,从学校来说就是要尽可能避免让学生读不能解决他们实际需要的“无用”的书。
大量无用知识的学习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教育质量的获得是需要代价的。很多人以为,教育是无须代价的,至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是不需要代价的。其实,这是严重的误解。对学生而言,学费只是教育代价中的极小一部分,人的发展最大的代价是生命的消耗。如今,我们不少学校、不少教师把一大堆今天学生不会用,明天不可能用,将来不需要用的知识塞给学生。无用知识的学习就是“过剩的学习”。
当然,占有知识的代价是因人而异的。当学习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吻合时,学习可能是种享受;当学习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违背时,学习可能是种沉重的负担。大量的无用知识的学习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实践中人们发现,很可悲的是,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加给学生的竟然是那些最关心、最疼爱学生的父母和教师。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多学点知识,他们的孩子才会有美好的前途。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善良的愿望,他们几乎用尽了一切手段,把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加给他们的孩子。
然而,事实与人们善良的愿望并不一致。事实表明:知识使用价值对主体的依赖性决定了过剩学习的无效。学以致用是,只有当知识在生活中发挥作用时,知识对掌握者来说才是有用的,或者说,是“物有所值”的。反之,当知识不能在生活中发挥作用时,知识对掌握者来说是无用的,或者说,是“物非所值”的。
教育质量过剩与教育质量不足并存是当前我国教育最具普遍性的现象。“教育质量过剩”前面我们已经作了分析。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质量又是严重不足的,这主要是学习能力与思维发展的不足。(作者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