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福建农村中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5-07

      新华网福州5月7日电(记者 景延)记者日前在福建省三明、南平、宁德等地采访时发现,农村中学生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平均达10%左右,有的地方高达30%,这与国家“普九”对农村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的要求差距较大,已威胁到“两基”教育成果的巩固。分析原因,主要是中学生“厌学”。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以往被教育界认为造成农村中学生辍学率高的经济因素已不再是主要原因了。南平建瓯市教育统计的资料显示,家庭经济因素影响辍学的比例已由原来的60%下降到现在的20%。随着这几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的加大,九年义务教育收费已逐步规范,除了基本的书本代办费外,全省农村每学期每位学生的学杂费一般控制在30-40元左右,“九年义务教育”每学年的费用基本在500元以内,这对于一般农民家庭是可以承受的。很多农村家长省吃俭用也要让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伴随着家庭经济因素影响的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厌学”率的升高,目前已占总辍学率的80%左右。三明、南平、宁德三地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都承认,农村中学生“厌学”率正呈逐步上升趋势。他们认为农村中学生厌学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最突出的有五个方面:一是学生天生就厌学的,这占辍学学生中比例不足10%;这部分学生一般先天素质不高,学习成绩都排在最后,很小就对学习产生厌倦感。二是新“读书无用论”抬头。国家取消大中专毕业生统配制度后,许多农村中学生认为无关系网,大中专毕业后就业难,不能做“官”,读书前景无保障,还不如早点出来打工。受这种因素影响的占总辍学率的30%左右。三是学校教学观念滞后,许多地方还把升入重点高中人数多少作为衡量乡镇中学办学的重要标准,绝大部分的学生在无休止的考试评比中觉得压力过大,迫使一部分升学无望的中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厌学、弃学情绪日浓,受这部分因素影响辍学的约占35%左右。四是学校教学条件和质量差。一些贫困地区政府几乎无资金投入乡镇中学用于教学设备的添置和更新,陈旧的设备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最低需要,加上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学生花了钱学不到应有的知识。五是学校管理跟不上,生活条件差,安全不能保障,也使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

      福建一些教育专业人士认为,目前农村抓中学辍学问题,不能再像前些年那样只重视经济问题,在资金上扶持一些特困生就可以了,更多地是要关注80%“厌学”生背后的问题。首先要改变滞后的教育观念,教书育人不能仅仅以单一的学习成绩好坏来评判,应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培养合格、有理想的学生。其次是加强培养农村中学生就业本领。三明市大湖镇从当地经济特色和本校师资特点出发,开办初二后职业分流班。对已辍学的和因厌学有可能辍学的部分学生,主修绘画、电脑、农技等技能课,同时兼修语、英、数。到初三毕业后将他们推荐到当地职业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就地安排就业,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第三是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村中学的扶持力度,使农村中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