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这些饭馆大都是学校老师的家属或亲戚开的。为让学生大胆消费,这些饭店和食品百货商店普遍采取赊账的办法,“想要什么就拿,没钱先记着;想吃什么就说,没钱先赊着”,多到一桌酒席、少到一根香烟都可以照此处理。店家的“大方”使缺乏自控力的学生渐渐染上了好吃、好喝的习惯,动不动还搞点生日聚会、同学宴会什么的。这名初三学生就是因为出手大方,经常请“哥们儿”吃饭,债务越积越多,直到最后店家整日催债,无法收拾。
     不仅中学如此,小学也不例外。今年仅11岁的梅小军(化名)在安徽青阳县沙济镇某村小学读三年级,在一学期的时间里就背上了600多元的债务。据梅小军的家长介绍,他们的孩子就在学校一位教师家属开的小卖部赊账,小卖部给梅小军密密麻麻记了两页纸的债单。由于孩子买的东西都在学校里吃光了,家长一直蒙在鼓里,直到最近发现孩子每天目光呆滞,心事重重,考试成绩直线下降,家长才感觉有事。经过严厉盘问后,梅小军胆怯地道出了实情———知道小卖部可以赊账,他就开始买冰棍、雪糕、火腿肠等东西吃,终于账越欠越多。最近,老师开始出面找他要债,梅小军这才慌了神。
     据梅小军的父亲介绍,得知实情后,他专门到小卖部与店主交涉。但店主拿出了签有梅小军名字的账单,还拿出了一叠别的孩子的账单给梅小军的父亲看。
     学生家长们希望通过记者向社会呼吁:一定要管一管校园内和校园边上的店面,规范其经营行为,否则将对孩子们的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诱发他们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据记者了解,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校园店问题曾经出台过规定,如禁止在校园内开设面向学生的商店。一些地方的工商管理部门还与教育部门联合下发过有关文件,在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禁止开店。这些规定对遏制校园店的泛滥都曾起到有效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中小学校为了创收,在校园建设中把门面房视作“聚宝盆”,没有门面房的也要硬把围墙推倒造出一排门面房来。对商家的经营范围没有什么限制,这股不正之风直接助长了校园店的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