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专稿:有感于孙维刚老师的英年早逝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6-12

    我是语文老师,没跟孙老师有任何接触,甚至工作了这么多年,连他的面都没有见过。我对孙维刚老师的了解仅仅限于其他老师的只言片语和报纸上对他连篇累牍的报道。我想这应该是我此生一个很大的而且是再也弥补不了的遗憾。

    最早是从人民日报上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所教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数量极为可观,当时很是钦佩。一名老师单是这个本事,就足以令同行刮目相看;更何况他还是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我是一线教师,太了解当今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多难做了。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观看了孙维刚老师的事迹报告会。为了学习,找差距,我一反常态坐在前排,我准备不备课不判作业不看小说不聊天,认认真真地看录象。

    流着眼泪看完录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发言使我对孙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高尚、睿智、无私、胸怀宽广,在我心里塑造了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

    在感动之余,我却想到了韩愈的《马说》,其中有两句,“故虽有名马......骈死于槽枥之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韩愈在这篇文章里谈的是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和选拔人才,致使众多的有识之士埋没于世。如果断章取义,我认为这两句可以理解为对人才不能正确使用,不能有保护的使用而使之人尽其才。

    孙维刚的英年早逝就是其中一例。

    踞他的同事说,他从教40年,成绩有目共睹,领导、同事、家长、学生一致认可。可见大家早已认定他是名师。这位名师早在1991年就发现了膀胱癌,于2001年逝世,我不了解第一次发现癌症时,他的病发展到什么程度,但从时间推断,既然从发现到死亡有10年时间,那么第一次查出癌症要么是早期,要么是中期,根据我们的常识,大多数癌症在早期甚至中期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那么,孙老师为什么没有被治愈呢?

    答案是:孙老师心系学生,心系教育事业。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

    我相信有这个因素存在,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许多高尚的知识分子都是只知工作只知奉献,蒋筑英式的人物屡见不鲜。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报道,谈到这个问题,说到“人才是可贵的,他们起着以一当十甚至当百当千的作用。但是,我们号召他们注意自己的健康。因为这些精英往往专注工作,身体状况不好,甚至常常英年早逝。本来他们可以为国家工作30年,甚至更多,但英年早逝使他们很多的才华难以施展。”

    报道的观点我是极其同意的,如果我早一点认识孙老师,我会劝他关注自己的健康,理由就一个:因为国家需要你继续工作,需要你发挥更多的光和热。

    孙老师的英年早逝除了他本身的原因,还有什么呢?

    在报告中,我找了答案。

    孙老师是死于积劳。

    当他查出患了癌症,领导们做了什么?

    我相信领导们一定带了鲜花带了问候去看望了,平易近人地留下许多关怀的话语。可是,对于一个癌症病人,鲜花、问候都不能解决问题。我们的领导们有没有想尽办法找专家找医院为了治好孙老师的病竭尽全力。有没有不计代价舍得花钱为他用上最好的药最先进的医疗手段,有没有安排好孙老师的家庭使他没有后顾之忧。最重要的:有没有给他休息的时间。一个接一个的教研活动,一个接一个的实验班,一次接一次的家长会,一场接一场的教学观摩,一堂一堂的公开课,交给孙老师的工作一个接一个,不要说一个癌症病人,就算是一个健康人恐怕也会累出病。

    孙老师不把自己看成病人,因为他爱事业;我们的领导怎么能不从爱人才的角度出发把他看成一个病人呢?

    那么,口口声声感激的家长做了什么?

    有的送来营养品,有的把自己的勤务兵派来,有的开来自己的私家车......相信家长所做的一切给孙老师带来了一定的方便。家长们给孙老师带来了关怀,却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古语“士为知己者死”,孙老师乃君子,受人滴水恩,怎能不以泉相报?怎能不又怎敢不更加努力工作呢?

    学生是孙老师的教育成果,更应是孙老师最亲近的人,为什么不强迫你们最亲爱的老师去认认真真地住院,把病完全养好呢?

    一个在重用、期待、依赖编制的压力网中的癌症病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他的健康状况能如何,我们可以想象。

    所以,如今我们痛失名师君子之后,只能对天嗟叹:“孙维刚,壮亦壮哉,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