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自辅教学:打造终身学习的自学能力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7-01

  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在终身学习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下,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成为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呢?自学辅导教学为我们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自学辅导教学的特色

  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历经37年而不衰,实验单位遍及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那么,它的特色是什么呢?华东师范大学皮连生教授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根据知识分类教学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出现的影响较大的几种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同其他几种教学模式相比,自学辅导教学改革最彻底,它不仅改了教学方法,也编了教材。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自学能力的培养。

  特色1: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卢仲衡研究员经常讲道,人们在学校里学习时间是短暂的,更多的是离校后的自学,有了自学能力,无论知识陈旧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综合化的洪流如何迅猛奔腾,仍能运用自学能力迎头赶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关于自学能力,他是这样定义的:自学能力是以独立性为核心,多种较优心理机能参与的,掌握知识、获取技能的多层次的综合能力。在他的自学能力定义里包括9项指标,即主动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善于自练、自检能力,促进自治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觉探求能力,加速形成概括能力,能动应变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学信心、自学习惯的培养和形成。自学信心是前提,自学习惯是基础,自学能力是目的,三者是有机联系相互影响的,其形成过程是渐进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信心、自学习惯就成为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自学能力的形成和迁移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摸索阶段,即教会学生阅读,掌握自学方法和写阅读笔记,培养阅读习惯,时间约一周至数月;适应阶段,即师生适应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逐渐学会画重点、难点、概括段意,写学习心得或单元小结,时间约三个月至半年;形成阶段,即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形成阶段,时间约半年至一年;完善发展阶段,即自学能力成长与迁移、自学习惯养成阶段,此阶段延续到毕业后。

  特色2:师生共用三个本子

  一是课本,它与一般课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编写运用了学习心理学原则,如适当的步子、从小步逐渐过渡到大步,多例题多变式原则等,便于学生自学,学生可以自己读懂。还有,它不像其他课本那样,对题目的解答只写出解法就算了,而是先教学生从如何分析入手,给出各种可能的答案,归纳解题的步骤、要点、注意事项和解答此类题目的解题规律,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是练习本,它与一般练习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把作业习题印在上面,留有让学生做题的空白,位置固定,学生做练习时既节省时间又便于教师检查与辅导。

  三是测验本,它可供教师经常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还可以把每次测验的状况真实可靠地保留下来,既便于学生复习和总结,也便于家长了解每次测验的情况,及时沟通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特色3:辅导主导自学为主

  “启、读、练、知、结”是自学辅导教学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启即启发,读即阅读教材,练即练习,知即当时知道结果,结即小结。它是班集体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把教与学的矛盾辩证地统一起来,把教师的指导、辅导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学为主的矛盾统一起来。启,就是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为了上好这一节课奠定基础。教师在上课开始约5分钟内,通过深思熟虑,巧妙设计引导学生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强动机、浓兴趣的作用。

  教师做到两不代替,一不代替学生阅读,二不代替学生思考。接着约30分钟是学生自己学习时间,学生或自己去积极钻研教材,或与同学交流、合作学习,认真做练习和核对答案,教师不打断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教师这时要积极巡视课堂去指导优生,辅导后进生,带动中等,发现问题,解决疑难问题,做一些调查研究,以便在下课前10分钟做好小结。在小结时要有的放矢,概括全貌,纠正学生的错误,解决疑难问题,使做题规范化,促进知识系统化,完成本课目标。

  自学辅导教学绝不低估或排斥教师的作用。当然,这里教师的作用主要不在滔滔不绝地讲授上,而在于积极正确并带有艺术性的指导与辅导上。把老师从那种滔滔不绝地讲授教材内容和繁重的批改作业中解放出来,使得老师能把主要精力用于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如何指导辅导学生上。有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促使自己工作智力化。教师的指导与辅导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教师还要十分注意自己的楷模作用、对学生的暗示效果和人格感化。

  有调查显示,自学辅导教学有效地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学生自己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让他们感到学习轻松的主要原因是:1.由于是自学的,学得牢,课堂内就可以完成作业;2.不用抄题,节省时间;3.能够及时知道对与错,不会产生连锁性错误,能顺利地做题。

  特色4:针对辅导因材施教

  卢仲衡研究员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存在四种类型,即敏捷而踏实(快而准);敏捷而不踏实(快而不准);不敏捷而踏实(慢而准);不敏捷不踏实(慢而不准)。

  敏捷而踏实的学生能很快就学完老师规定的内容,而且理解得也正确。老师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阅读课外参考书,做课外习题,或做一些提高性习题。这样他们可以向深、广度发展,可以扩大知识面。

  敏捷而不踏实的学生,他们思维不甚缜密,虽然也能很快阅读完教材并做完练习,但错误较多,对内容理解也很不深刻。对这种类型的学生,特别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办法是,加强“他检”(老师和其他人经常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自检”(培养其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增强其责任心)。

  不敏捷而踏实的学生,在传统教学的老师讲课中,常常因脑子慢跟不上讲课速度,影响了学习成绩。而在自学辅导教学中则不受这种限制,他可以多次反复阅读,课堂上学不完可以在课后继续学。这样他们能认真阅读教材,深刻理解内容,及时记住概念法则,反复检查所做的练习。所以这类学生在自学中成绩一直比较好,也比较稳定。实验也证明了,不敏捷而踏实的学生在经过大量阅读和大量做题后,速度也会加快的。

  不敏捷不踏实的学生自学则有很大困难(其实无论那种方法对他们都有很大困难)。但由于自学辅导教学在课堂上老师有时间及时对学生指导和辅导,并可重点辅导他们(在开始自学的时候,课外也应该辅导他们),就能使他们逐渐走上轨道,增强自学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实验证明,自学辅导教学方法能使老师在课堂上对这类学生进行及时认真的辅导,当面批改他们的作业,学生又能按自己可行的速度进行学习,直至真正学懂所学的内容(这些都是传统教学不容易做到的)。因之,实验班全班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就会较少发生。

  自学辅导教学在强调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措施来保证学生的共性发展、体现人格上平等的同时,充分注意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和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个别差异。用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措施使得快者快学、慢者慢学,班定步调与自定步调相结合,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以自学为主,也是在普通班级里对付干坐现象(指学生基础太差,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干坐一堂课)的有效手段之一。

  【调查】自学能力明显提高

  广东省四会市教研室陈其弼老师对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成长进行跟踪研究,他每年都在5、6月对初一、初二学生用高一“集合概念”、高二“二阶行列式”或“复数概念”进行一次自学能力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班学生自学能力成长均优于同年级普通班或高一年级的学生。拿该县偏僻乡村的1998届龙甫中学、邓村中学自辅学生自学能力测试统计结果为例,龙甫中学初一、初二学生的自学能力成长,实验班比普通班高10.1分和7.2分,邓村中学高7.7分和14.9分。同时经过反复测试,其数学自学能力对其他学科都起着正迁移作用。另外,陈老师对四会中学近几年高中毕业生的高考数学成绩及上省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初中阶段经过三年自辅教学培养的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在高中阶段起到正相关作用,其成绩明显优于常规班学生。

  湖南省新邵县教研室“自学辅导教学”实验课题组在该县坪上中学和潭溪中学对199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生就其“自学习惯”进行了3年跟踪研究。入学时,课题组老师对两校110名实验班学生从自读习惯(看书时眼到、手到、脑到,做摘录和批注)、自练习惯(看懂书后才做练习)、自检习惯(认真对答案)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有独立阅读教材习惯的只占4.5%;没有做摘录、批注习惯的占78%;没有看书后再做题习惯的占82%;做了练习不进行自检的占68%。实验班学生几乎都不具备自学习惯。经过两年多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在1999年上学期,课题组对两个实验班及对比班学生的自学习惯进行了深入调查。从坪上中学的调查结果来看:实验班48名学生中已形成自读习惯、自练习惯、自检习惯的比例分别达到91%、91.7%、95.8%;对比班51名学生中这三项的比例则是20%、13.7%、29.4%,说明实验班学生的自学习惯基本形成,与对照班学生存在明显差异,远远高于对照班。潭溪中学的调查结果与坪上中学基本相同。

  江苏省东海县青湖中学张玉珩老师对1991、1994、1997三届参加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的毕业生,通过书信、座谈或访问的形式进行了调查。无论是正在高中或大学学习的,还是已经参加工作的,都表达这样的共同感受: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很快适应高中、大学的学习生活;具有较高的学习自信心,认为不论什么样功课,也不论教师讲得如何,都能自己学会;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和责任心,能合理分配时间。

  【个案】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湖南省益阳市第十一中学皮亮:我是一个贪玩的学生,离开了老师一般不拿书,也不知道要看什么。参加高中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班后,我变了,自学积极性明显高涨起来,业余时间能自觉地拿起书来学习。在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班,我逐步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和兴趣,自学能力不断提高,我的数学成绩从初中时的中等水平,一跃成为全年级的佼佼者,同时,其他各科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我利用高一暑假时间,自学了高二、高三的许多课程。过去是家长、老师逼我学,现在是我自觉、主动学。

  中国科大附中高三学生姜宁:刚到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班,家长和很多同学都不理解,甚至有些诧异——到学校学习自然要老师讲课,学生听讲,怎么又改成“自学”了,岂不成了“函授”?自学辅导教学法教给我的不只是一门课的知识,而且培养了我一种能力——自学能力。在初中学习时,这种影响还不是很明显,到了高中感受就深了。高中的学习,速度加快,内容较多,问题也较抽象复杂。有时课上讲的内容很难消化理解,这时,自学能力就派上了用处。同时,自学能力这种积极因素不但在我的文化课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它还在我的班级管理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虽然自学辅导教学仅伴随我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但它给我的启示和能力是我受用终身的。

  河北省三河七中学生张昊:上初中时,我上的是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班。自学辅导教学法使我由原来上课只是跟着老师听、课后赶着做作业的被动学习状态,变为主动阅读教材、主动思考和钻研的主动学习状态。它还为我节省了不少课本的学习时间,把原来自习课上做作业的时间节省下来,看一些别的书。这种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成绩和自学能力。小学时,我的学习成绩一般,可升入初中后,由于自学辅导教学法的“魔力”,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初一学年末,在全年级已是名列前茅。到初二,在我提前学完初二物理后,我又自学完初三物理,并学了初三外语的大部分。2000年中考,我以734分的高分位居七中第二名。

  【背景】

  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在终身学习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下,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成为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中,明确提出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中心、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的自学辅导教学改革实验,适应了教育变革的这种大趋势。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研究员创立并广泛实验的这项教学改革,至今已37年,实验领域也从最初仅为初中数学单一学科发展到语文、物理、化学等学科,并从初中延伸到高中,实验范围遍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许,最初受到实验单位青睐是因为它比常规教学显著地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如今更多的地区、学校积极参与,则是因为它适应了当今社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以及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总要求。

  【链接】自辅教学心理学依据

  卢仲衡研究员执着地坚持自学辅导教学改革实验,是有他心理学实验研究基础的。他曾做过是“视觉”记忆效果好还是“听觉”记忆效果好的实验研究。他用自己编写的学生可以自学,并用30分钟能记熟、用10分钟能记住其大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常识小资料,对360名初一学生分别进行自学30分钟和10分钟的实验。实验分视觉组(只看)、视听组(先视后听)、听视组(先听后视)和听觉组(只听)四个组,由此观察各组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历时一年有余。其结果是,无论是自然科学常识的内容,还是社会科学常识的内容;无论是在记忆的准确性上,还是在记忆的持久性上;无论是在充分熟记的时间上,还是在仅能听或读一、二遍的时间上,都是以视觉的记忆效果为最好,先视后听的记忆次之,先听后视的记忆再次之,以只听的记忆为最差。在360名学生中,只有一个是听觉型的。由此他认为,编写自学辅导教材应充分考虑视觉效果优先的原则。这可以说是他30多年来坚持自学辅导教学研究的决心和理论依据。

  与此同时,卢仲衡研究员于1972年和197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进行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效果研究。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内容之后,立即对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实验班学生平均得93.3分,对比班得83分。过了20天再测验一次,实验班93.3分,对比班82.6分,可以说,都没有遗忘。半年后再测验一次,实验班86.3分,对比班71.5分,对比班学生的遗忘率稍大了一些。一年后又测验一次,对比班学生的遗忘率更大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卢仲衡研究员认为,传统教学的缺点是以老师为主体,滔滔不绝地讲授课文。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只能一刀切,不能因材施教,不知哪些内容学生早已听懂,哪些内容学生还未听懂。同时在课堂上,老师没法知道效果,没法对未听懂的学生进行再讲述。听觉是被动的分析器,一次听不懂,老师讲过去了,无法重复再听;而视觉是主动分析器,如果有了自学教材,一次看不懂可以看两遍、三遍,对某个段落未看懂可以重点看,反复看,仍看不懂的可以问老师或同学。这是自学之所以记忆效果更好的道理所在。

  【观点】自学辅导教学适应教育发展大趋势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正在快速迈向知识经济时代。面对21世纪的到来,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所有这些激烈的竞争中,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素质的竞争。要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比较关键的还是首先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就是利用教育科学研究,用科学的方法遵循教育规律,来提高质量。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自学辅导教学这项实验,更有特殊意义。它的重要意义表现在这项改革实验符合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首先,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符合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趋势

  当前及今后我们教育战线上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旨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是为推行素质教育创造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一再要求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我们应该理解为是减轻那种违背教育规律的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要从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入手,特别是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科学的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不是让学生知道的东西越少越好,而是要坚决反对那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给学生造成的负担。如果我们用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他们的能力成长得更快,那是我们所希望的。而所有能力当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或者说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使他们终身受益的一项教育基础任务。如果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培养起来,能够独立获取知识,那么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并且增强他们依靠自身力量获取知识的信心,这对将来他们成才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我们讲提高学生素质,那么这是很重要的素质。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其核心是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是引导他们而不是代替他们来学习,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实验这项教学改革对于推进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有很大意义的。

  其次,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符合终身学习的大趋势

  终身学习是整个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终身学习体系,就是说在人的一生当中任何的年龄阶段,在任何的工作岗位上,在任何的时间都有可能不断地学习,这就不会像在学校里由老师教他那样,按一套课堂教学制度来进行,而是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更多的人要在工作岗位上来不断地学习,当然我们也并不排除再一次进学校学习。在这种条件下,一个人要能不断地学习,他的自学能力就成为他不断获取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所以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谁能在这个问题上抓得紧、抓得早,谁培养的学生就更能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大环境,就给孩子们在适应未来社会需求方面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学习能力也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从小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就成为我们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责任,而目前正在进行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显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第三,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引起21世纪新的学习革命、教育方式的革命。人们将有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所有学习者只要有学习愿望,都将有可能通过网络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选择学习内容和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的主动权就不在教师了,而在学生本人。学习者能不能选择适合他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这将取决于他的自学能力。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将被学习者以自主获取知识这种方式所取代,即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一定会强化。

  很明显,未来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更强了,学生的自主性肯定会提高。但是,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肯定会提高,并不是说教师的作用要弱化,而是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自己首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通过学习和参与教改实验来不断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