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态、行为表现、个性特征皆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每到学年或学期末,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写出一份能反映出学生鲜活特征的评语,应是班主任应尽的职责。然而,从本人了解的情况来看,现在的学生评语越来越远离学生的实际,评语的真实性越来越值得怀疑。
    一位在班主任的位置上干了近二十年的老师描述自己写评语的过程是:首先在纸上列出有关评语的“标准构件”来,如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品学兼优、学习刻苦、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尊敬师长、思想活跃、积极向上、热爱劳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全面发展等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性语言以及当年流行的政治术语和教育术语,如近几年的学习三个代表、反对邪教等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大致情况,罗列出几条,添头加尾,如在结束前加上一句“希望更加努力,不断进步”之类让人不知所云的文字,凑足字数,一份“合格”的评语也就产生了。
    也许,所有的学生总都能找到与这位班主任所列的“标准构件”相适应的条款,再不怎么的,“热爱祖国”总是不错的吧。对于那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用这种文字描述他们,虽有夸张的嫌疑,在一般情况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偏差;而对于表现一般的大多数学生,用这些“评语构件”组合一个评语也似乎说得过去。问题是如此一来,等班主任将全班的评语写完,再回头看自己写的评语时,有时自己也觉得模糊了,就连自己也不能从评语中找到自己的学生了。笔者曾有过一次近似于恶作剧的实验,将一位班主任写好的学生评语随意抄了一份,然后让这位班主任自己判断这个评语是班上那一个学生的,该老师连说了七名学生的名字时才说到我所抄录的学生,而且还不敢肯定。由此可见,评语并没有针对学生个人。
    更为突出的对那些学习与品行都不如意的学生,班主任要给出一个符合领导要求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既“突出优点”,又“尽可能地掩盖其缺点与不足”的评语来,实在是有点为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班主任不愿自己写的评语过度地偏离了学生的实际,往往便觉得无话可说。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写,不仅自己不会轻易下笔,写出来也不会得到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的认可,说不定还会引出矛盾来。而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则更是如此。那怕学生平时再顽皮,此时在评语上将他往坏处写,也觉得过于绝情。所以,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班主任主动地放弃原则,给一个看上去是不会出问题的评语拉倒。
    如果说对学生的缺点或不足进行掩盖只是一种回避的话,那么,在那种说不清是有意还是无意中,有的班主任还会将学生的缺点“包装”成优点。说一个听起来有点荒唐,但确实是真实的故事让大家听一听。几年前,我所在的学校有一名学生,人属于比较聪明的那一类,如果单从学习成绩来看,则无疑是优秀的,根据老师多年教书的经验判断,该生考入重点大学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但该生有一个比较大的毛病,就是有小偷小摸的习惯,为此还在学校里受过相应的处分。当然,这处分并没有真实地记入其档案,而且在学生毕业前给了一个形式上的撤消。在对该生的操行进行评定时,就有点让班主任老师为难了,如果如实地写了,就很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升学,这是老师与学生都不愿意的,而该生并没有改掉小偷小摸的习惯,班主任心里也是十分清楚的,不写又似乎说不过去……通过高考,这名学生果然以较高的分数被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录取。然而,到大学不到一学期,该生便因盗窃财物被学校查处。由于其行为被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案例来研究,那所大学便派两位老师来我校了解这名学生在中学的情况,当了解到该生原本就有较严重的小偷小摸的习惯时,感到非常意外,因为在学生的档案中并没有丝毫的反映。不料,其班主任却说他已将这一问题写入了评语栏,因为在其评语栏中单独有一行:该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并解释说,小偷小摸就是三只手嘛。瞧,如果不作解释,谁能说这个较严重的问题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优点。
    曾经被人们视为生命的一部分的评语的功能越来越小。现在,人们已开始让评语淡出自己的视线,已不再将评语作为衡量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人的标准。那种千人一面,看不出好坏的评语既让被鉴定者觉得无所谓,也让阅读者无视评语的存在。实际上,有关部门也在对评语栏目的设置作淡化处理。在高考的报名表中,有一学生的评语栏,是电脑制表的,其栏目限定不得超过40字。谁能用少于40字的文字对学生作具有个性的描述,所以许多班主任对这一栏的操作是写出一份鉴定,然后全班复制,感觉是好轻松。可是轻松过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