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8日在南京结束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上获悉:我国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仍不乐观。
一项对1.4万多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学生存有负面心理情绪。
2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80多名心理咨询专家聚集南京大学,共同会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专家们说,造成大学生心理负面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极个别存在心理障碍或性格缺陷外,大多数是由于是独生子女,受父母宠爱,学习负担过重,与社会缺乏沟通等原因所造成的。这些经过心理疏导,其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可以矫正的。
针对不容忽视的大学生负面心理情绪,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纷纷加大了心理学教育和咨询的力度。目前,已有10多门心理学教育课程走进大学课堂,传统的“补救式”教育已变成今天的“发展式教育”,清华大学等高校甚至把心理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必修科。心理咨询活动在各高校也纷纷开展。据了解,北京4.8%的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不少学校还给大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有的高校还开设了网上心理咨询。
心理学专家们同时呼吁,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多为大学生提供各种锻炼和交流的机会,这比心理教育和咨询更能有效地打开大学生的心灵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