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嘛,投资者是不是有理由在投资前先想想划算不划算?我若是买股票,难道不管他股市是涨是跌,毫不犹豫就买了?或者,我若买房子,连房子在哪里也不跑去看看就跟人家签合同?既然是说“投资”,我想我总还是应该先测算一下投资效益前景如何吧。
实话说,我信心不足。
倒不是担心我孩子将来读不上大学。国家现在不是下决心要让教育加快发展吗?我相信几年之后,只要家长肯出钱,差不多的孩子都能读上大学。可问题也正出在这儿:既然那样,十之八九的年轻人都有大学文凭了,那文凭还值什么?凭什么保证我的孩子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就凭人人都有的文凭?
从国家、社会的大处说,文凭不值钱,是天大的好事!人总是要靠点什么的,文凭靠不住,就得靠真本事。那就将是素质教育大行其道之时。
或许是学到点什么的。或许我应该感谢孩子的学校和老师让她学了一些知识。如果我仅仅是个父亲,这也应该,我或许会去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当面向老师表示感谢。但如果要让我当投资者,让我把孩子看成一个投资对象或者投资项目,情况就不同了。光凭她现在学到的那点数理化、那种“八股”化的语文,哪怕门门功课都考一百分,也是没法让我有投资信心的。简单说,我看重一个人立身之本的两条,我孩子一条都没学到。
一条是,人要能“做筋骨”,耐得住辛苦,受得了委屈。人的一生在许多重要时刻是靠咬紧牙关来支撑的,享受可以暂时放弃,目标则非要达到。如何培养吃苦耐劳、自我约束、这样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责任感?在我念小学、中学的时候,“学工”、“学农”或许是安排得太多太频繁,但现在的孩子几乎没有这种劳动磨练,我认为是教育的一大失败。
再一条,人要好学,至少是不能厌学。我从大学毕业有17年了,17年前学的东西,在今天能有几样还有用的?毕业后我若不再重新学习,我今天还能干什么呢?我们不是常被告诫,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每隔几年就该“回回炉”吗?当然,若能自学,“回炉”也不一定再进学校。有了好学的习惯,求知的愉快,加上很强的自学能力,一个人一辈子受益匪浅。
如果不是我今天看到了国家改革教育的决心和由此展露的希望,我真不情愿再为这种自欺欺人的“八股”式教育投什么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