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别让孩子太自私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一天我的一位朋友向我诉苦:"那天我的儿子问她妈妈,你和我爸为啥不离婚?"我妻子反问他,为什么要离婚呢。他犹豫了一下说:"那样的话你就能对我一个人好了。"我朋友十分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自私!"
孩子产生自私的倾向或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个"自我中心阶段",表现为封闭性、自私性等,这时的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这些欲望。二是在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逐步养成的。或是因为家长太娇惯溺爱,或者是因为孩子缺少关爱,或者是因为受到成年人自私行为的影响。孩子一旦养成了自私的习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它可能会成为贪婪、吝啬、嫉妒、报复等畸形心理的源泉。因此,作为父母必须提早重视 这个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予以引导和教育,别让我们的孩子太自私。

  我们应当让孩子知道:你并非上帝,你与周围人一样。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几乎呼风得风,唤雨给雨,完全成了家里的上帝。对孩子过度的放纵,容易使孩子产生这样一种心理:我在这个家里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都没有我重要。于是他们心里根本不存在别人这个概念,只剩下了自己。要想让孩子摒弃自私的心理,必须及早把孩子从上帝的角色里拉出来,让他们知道,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无论在孩子与大众之间,还是孩子与孩子之间。

  孩子在幼年时最关心的恐怕就是吃的东西,为此我们首先要在吃的东西上实行一种"平均分配制度"。"这两个苹果,一个是你的,一个是你奶奶的。"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经常这样告诉自己的女儿。时间长了她的女儿就养成了一种良好习惯,不管什么东西,自己拿一份,也要留给别人一份,不是什么事情都只想着自己。
另外,在家务活上也要建立一种近似平等的关系。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这是自私的最突出特征。 而做好事是完全替别人考虑,为别人服务,正好与自私相对立。如果能在孩子刚一懂事理的时候就引导他给别人做一点好事,使其渐渐养成为别人着想的习惯,宽宏无私就会代替狭隘自私。美国儿童心理学专家劳伦斯·沙皮罗认为:"当无私和良成为一种习惯时,你将发现孩子们会不满足这些,而去做更有利他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