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高考语文辅导(上):高考写作的两个“等级”
作者: 北京实验中学 陈天敏 (03/01/2000)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语文学科变动较大的一项要算写作项了。该项将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等级,基本涵盖了原来“考试内容”的“写作”部分,包括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和书写规范、标点正确等部分;第二部分为发展等级,是新增的要求,包括内容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四个内容。新的要求是根据高考性质和时代需要提出来的。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把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选拔到高等学校,发展等级的提出将有利于优秀生脱颖而出。在评分标准上也将有所变化,在总分值60分不变的前提下,基础等级占50分,发展等级占10分。这就意味着按新的评分标准判卷,原一、二类的作文最多可达到50分,而在“发展等级”四项中有任何一项突出者,均可获得1至10分(最多不能超过10分)。这样,每一名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备考。下面对这两个等级作简要解释和说明。
一、基础等级的要求
(一)符合题意
高考作文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首先要符合题目要求。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的不同点是它既有限制性,又有启发性。高考作文的形式不同,其限制条件也不同。命题作文的限制条件主要体现在词语的范围上,如《尝试》这个题目,先看词义,有“经历”、“试验”的意义。
再看范围:可写自己,也可写别人;可写大事,也可写琐事;可写成功的事,也可写失败的事。最后要看有无深层意义,这种“尝试”不应该是一般意义的第一次实践活动,而应该是主动的、有目的地实践活动。由于对题目理解深浅不同,写出的文章差异也很大。如有一位考生,以热情的笔调描写了一名甘心在偏僻的穷山沟里当教师的有志青年———小玲,写她敢于向生活挑战、敢于实践的精神,从而深刻地表现了“尝试”的主题。还有一位考生写他利用假期外出打工,锻炼自我,了解社会的情景,文章紧扣“尝试”这一命题展开叙述,选择了“无亲无友的孤独”、“找工作之难”、“艰苦条件下劳动”三个片断来写,突出了他主动到社会大课堂实践的意识,表现了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而有的考生由于没有能深入挖掘题目的内涵,只是就生活中某些目的性不很明确的、被动的实践活动来写,如写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打乒乓球等,写得都很平淡,说明他们在审题时出了偏差。
材料作文的限制性主要体现在材料中,材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一些寄寓性的材料,更需要弄清其限制条件才能动笔。如1995年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一首寓言诗《鸟的评说》: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题目要求:“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其限制条件首先是必须根据《鸟的评说》来写,不能任意发挥。《鸟的评说》这首寓言诗写了七种鸟,每一种鸟都攻击另一种鸟,同时又受到另一种鸟的攻击。飞翔、鸣叫和羽毛的特征都受到了攻击。其中三项是攻击飞翔的:说飞得高的是“好高骛远”,说飞得低的是“寸光鼠目”,说飞得远的是“怕冷的懦夫”;三项是攻击鸣叫的:说声音悦耳的是“动机不纯”,说会模仿人说话的是“最无原则”,说叫得欢的是“奴颜媚骨”;一项是攻击羽毛的:把羽毛漂亮的说成“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诗的寓意就是讽喻现实社会中那些对别人的特点、特长有偏见甚至将其曲解为缺点而加以攻讦的现象。这就是作文的限制性条件,离开了诗的寓意去立意构思,都是偏离题意的。
高考作文不仅有限制性,同时还具有启发性。每年高考作文的限制性不同,启发性也会随之而变化。一般说,限制条件越多,启发性就越少;限制条件越少,启发性就越多。1996年作文题《我更喜欢漫画〈×××〉》就属限制条件多的题目,你不能写两幅漫画都喜欢,更不能写都不喜欢,只能“更喜欢”其中的一幅,除此之外就不可写别的了。相对来说《尝试》、《习惯》这类命题作文,限制条件较少,启发性就多,也就易于发挥考生的水平。
高考的性质所决定,不可能经常采用限制条件少的命题类作文,因此,用适当的限制条件、又具有较大启发性的材料作文,便成了高考命题所追求的目标。1999年高考作文题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受到大多数考生的好评。试题所给的是一则有关研究记忆移植的材料,这个作文题只规定作文的范围,不规定文体,有较高的自由度。只规定范围,是指作文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不算离题。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写作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作文话题是一个科学设想,自然就明显地考查到联想力和想像力。只规定范围而不规定题目,是方便考生在这个范围内选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有文体要求而不规定文体,是为了方便考生除诗歌以外选用最拿手的写法,提示中提出“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多种写法,适合不同的考生。无论选择哪种内容,哪种文体,哪种写法都是允许的。北京一名考生写了一篇题为《我,不要别人的记忆》,明显对“记忆移植”持反对意见,还得了60分满分的优异成绩。高考作文的启发性在去年考试中得到充分体现。了解这一特点,将有利于今年的备考。
(二)符合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对文体要求大致有两类:一类对文体有明确要求,如上文谈到的《尝试》,明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根据《鸟的评说》,明确要求写议论文。另一类对文体没有明确规定,如《习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见到这一类题,则应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写,擅长议论的可以以议论为主。从高考实践看,不管用哪一类文体写,都不乏优秀之作。这就告诉我们,在训练和备考时,不仅要注意各种文体的一般写作规律,更要学会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把各种表达方式灵活地揉在一起,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减少空话和套话,写出真情实感。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