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迎接“3+X”高考化学的挑战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Untitled Document
迎接“3+X”高考化学的挑战


陕西省凤翔中学 马金绪


今天接受教育的青少年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后备军,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3+X”高考制度应运而生,其中X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是对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测试。

以书本为中心,着力于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怎样把知识讲透,易于学生记忆、掌握,追求全面而细致的讲述和反复练习,从而导致了“满堂灌”、“题海战术”及考试也是以检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为主要目标。

而“3+X”高考改革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考查,这就要求从灌输知识转变到培养和提高自身科学素质上来,实现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这不仅是教学过程中主体角色的转变,而且是从教学知识取向(即知识立意)向能力与素质取向(即能力立意)的转变。也就是由过去的“知道是什么”转向现在的“知道基本知识信息,怎么用”,这些变革要求教学观念要有根本性的转变,要改变那些习惯了的,自以为是的经验认识,代之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必须时刻注意激励动员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自己。

一、“3+X”高考化学突出科学素养和能力考查

什么是知识、技能和能力?按照心理学观点,知识是关于客观世界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而技能是指借助于智能自觉地运用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活动的能力,知识是从理解的角度看,是懂不懂的问题;技能则是从运用的角度看,是会不会的问题。能力定义有多种,那么“3+X”高考化学能力指的是什么?结合高考改革,“3+X”高考更加突出化学科必须以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向能力测试倾斜,化学高考应该测试的能力,也就是中学教学大纲中要求培养的能力即:“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1.高考化学考查的观察能力

化学学科中的观察能力,它要求突出“深刻”二字,不仅要注意到现象,还应考虑到现象后面的本质,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全面、深刻的观察。对自然、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它是丰富和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探求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扩大化学知识面并使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加深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对观察结果的初步加工能力,它强调从观察中提取事物的特征和归纳同类事物的共性或归纳出表象的简单规律,初步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及其简单规律的正确描述,并形成记忆和判断。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常常出现某些特征现象、曲线、图型等,它们都包含着大量的信息,且往往是隐含的,只有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加工,才能发现其反映出的规律,提取出有用信息。

2.高考化学考查的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它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顺利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可靠保证,是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实践证明它的考查离不开“学生实验”,是由其发展、派生出来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化学实验过程是一个手、眼、脑并用的过程,常伴有生动、直观的物理现象及现象后面的新物质生成,其目的是获得某些知识和探求某种客观规律,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观察和记录,对所得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是思维加工的过程,是一种认识的飞跃,是从理性角度考查化学能力的一个热点。初步处理实验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它包括实验操作程序设计、混合物组分确认及分离、验证化学原理、纯度及定性、定量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敏锐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创造性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理综合考查的热点。 3.高考化学考查的思维能力

它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针对性、适应性),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精确性\逻辑性和深刻性),思维的整体性(广阔性、综合性)及思维的创造性等,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并利用和改造世界,为人类服务的法宝,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因此在高考中一直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有自己特定的操作过程,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基本环节,其培养要依靠中学各个方面的协同来完成,表现在化学科中是以化学基本知识为载体,紧密联系化学实验,自然科学发展新技术和社会、环境各领域而培养起来的,它可以概括为:①对中学化学基本知识内容能融会贯通,通过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贮存,并正确复述、再现和辨认能力,是其他思维能力的基础,不是靠老师灌输,而是要靠发挥学生主动性,自己独立思考而最终获得。②能将实际问题(或题设情境)分解,联系所学知识迁移、转换、重组,使得问题得到解决,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反应式或图表表达出来的应用能力,它是靠敏锐的捕捉信息能力和基本知识的正确理解能力来完成的。

二、从化学科看“3+ X”高考理科综合测试

“3+X”高考改革的重点是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表现在命题基本思想上是“以能力立意”和“以现实生活立意”,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支持了中学化学科的“双基”教学,为中学“全面打基础”的素质教育铺平道路。②突出科学素养和能力考查,充分体现了高考选拔功能。③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学以致用,体现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两全”核心。④强调学科门相互交叉、渗透、综合,体现了将所学各基础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1.“3+X”高考化学科内综合题特点

①以理论联系实际和相关学科的交会点作为开拓知识面的生长点。②注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科学价值观。③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④突出化学实验的考查,检测考生创新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及实验能力。⑤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真实模拟现实,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侧重于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2.“3+X”高考理化生综合测试题特点

(1)物理和化学综合能力测试主要将体现在自然现象,原子核及原子结构,气态物质的物理及化学变化,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条件,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科技等方面,其要求是:①通过实验、观察自然现象,根据表格、图形、数据解释有关概念或图示的相关内容。②应用所学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③正确评价入与自然的关系。(2)生物和化学综合能力测试主要体现在两门学科相关的、交叉的教学内容上。具体应注意:①渗透:如糖类、盐类、蛋白质与细胞,有机物与生命起源、生物遗传。②相互交叉点:如元素化合物与生物新陈代谢,污水处理与自然环境保护等。③综合点:如有机物主要来源,农副产品加工,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新能源、新材料与生命起源、遗传等,它要求在学习中应主动渗透,提高运用化学、生物视角去观察分析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3)理、化、生三科综合测试,将以三种基本知识为载体或背景材料,仍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等以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应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描述,其特点是:①注重对事物发展过程的理解,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③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力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③涉及的知识以多样性、综合性呈现出来。强调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21世纪自然科学进入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自然科学更加紧密地同人类、自然和社会相互依存,因此注重综合能力测试很有必要。

三、“3+X”高考化学应考策略

如何才能适应“3+X”高考化学要求,这是基础教育过程中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要立足教材、大纲,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大纲》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构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体系,打好基础,争取做到融会贯通。

2.强化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①创造个性培养,它是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在化学学习中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问题的发现、质疑它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个性因素,是一种积极探索的结果,需要教师积极倡导、引导,加以培养,给学生尽可能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鼓励学生对一些观察到的化学现象或给出的化学事实、数据运用一定的原理、概念及物质变化规律去解释概括,得出结论,并能够将知识迁移,作适当的推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执着性,提高自学能力。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它强调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包括集中和发散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③创造技能培养,在中学知识范围内,创造性技能主要指独立的个体对新知识、新方法和其蕴藏的基本规律的发现、认识,并掌握运用的能力,其培养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性练习,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的教学特点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取创造性技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二是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包括开辟第二课堂,丰富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具有更多地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日积月累,学生的创造性技能就会逐渐形成。

3.考前抓好系统复习

巩固相关重点、难点,强调化学科内及相关学科间内容的综合,突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和学以致用的宗旨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新材料新能源等,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积极性,从中训练学生快速、准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以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对象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21世纪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我相信,在广大教师和学生自身努力下,积极结合第四次技术革命,结合化学科自身特征,注重对事物发展过程的理解,对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训练,强调概念的准确运用能力和严密的科学思维能力,必能适应现在考试的需要,必能成为时代所需要的真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