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读《窗前的小豆豆》一书有感——黄燕蔚

作者(来源):黄燕蔚    发布时间:2005-11-03

《窗前的小豆豆》一书中的小豆豆是一个在个性上不同于一般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行为怪异,不守纪律所约束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如何正确引导,如何让这样的孩子得到发展?不由的联想到我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孔子在教育态度上,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育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

论语中提出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这正与我们现下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观点相同。在本书中教师们也是从学生的客观需要出发、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积极引导。从游戏中、从阅读中、从玩耍中……教授孩子知识、做人的道理。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主体是一个已经被普遍认同的真理,但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关键还是“因学定教”,既以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为起点教学,还要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同时,应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使教的过程成为学的过程,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局限于知识的掌握,而在于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习中形成探究能力。在本书中,校长为了让每个孩子参与活动,设计一系列活动,既考虑到身体健康的孩子,也考虑到身体有残疾的孩子,让每个孩子的才能得到发挥,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考虑到这些问题,例如:英语学科注重“学以致用”。以一系列的操练替换机械跟读,向他人介绍自己拥有的东西。其次,让学生以多种表达方式归向某一话题,如“小组调查”、“猜谜”、“拼图”等。最后,让学生积极拓展,根据场景进行一段连贯的英语会话,有条有理,合乎情景。教师乐于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用全新的思想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创造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就会不断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教师有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获益匪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