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没有所谓的行家,只有一个一个新兵。过往的经验可以是新兵迅速融入新课程,逐渐成为行家。如果以“行家”自称,没有认真琢磨新教材,这个行家将落伍,不适应新的改革。在新教材中也有一些老课文,如《威尼斯小艇》、《爬山虎的脚》,用以往的经验一不小心就上成老教材的要求,层次很清晰,但目标要求错误了。《威尼斯小艇》老教材中教学目标是分清层次,而新教材中却是一篇游记,让学生了解游览顺序,学会如何欣赏各国的风景。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对每一位老师都是挑战:
一、教育观念上的挑战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在抛弃题海操练、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从被动的接受教育发展为学生能够能动地规划自身的发展,从强化部分学生的应试能力转变为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二、教学习惯上的挑战
以往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上讲什么、怎样讲,讲的深、广、多、寡,对学生的要求等等,主动权始终在教师手里。尽管过去已强调学习过程要使学生主体参与,但是在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这种传统教学的稳定性:除了因为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容易被教师接受外,还因为教师视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并且教学上存在着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就能够进入程式化的教学之中,甚至还可参照一些现成的教案进行教学,这种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已扎根于干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一些优秀的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按设计好的程序将教学进行到底。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经验,展示自己的才能,把自己对问题的深刻理解介绍给学生。教师每备一次课,每讲一次课,对其所掌握的内容会有更深、更全、更细的认识,这样教师对熟悉的内容会更熟悉,讲起来会更从容,操作起来会更方便,这里面确实有积极的作用。但无论怎么说,教学的主动权始终在教师手中,教师是有备而来,教师可以扬长避短。新课程中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因而教学方法上要发生重大变化,要改变教师早已熟悉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师每天都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的确是一种挑战。
三、综合知识上的挑战
新课程中倡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选择的课题可能不是教师规定的;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有些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教师也不会处理的;探究的结论可能是多种的,有些可能是教师也解释不清的;这就迫使教师要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学习、研究、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这些对教师同样是挑战。
每个人都能成为教育行家,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善于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静心研究,勇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