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型课程是二期课改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科部分的知识类,技能类的拓展和社会实践部分。在课程设置上分为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成两个部分。拓展性课程重视问题意识培养,激发学生求知欲旺,拓展知识层面,注重思维训练,开发创造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其着眼于满足学生向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体现不同的基础。
回顾我校2005学年开设拓展型课程情况:
l、限定拓展课程
⑴ 专题教育:是学校依据国家要求设置专项教育内容的教学科目。如消防安全教育、环境与卫生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
项目 |
内容 |
年级 |
消防安全教育 |
参观虹漕路消防中队 |
四年级 |
环境与卫生教育 |
举办健康节活动 |
一——五年级 |
国防教育 |
参观公安博物馆 |
五年级 |
交通安全教育 |
观看录像、模拟教育 |
一——五年级 |
健康教育 |
卫生小常识 |
一——五年级 |
⑵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班队等活动。
项目 |
内容 |
校园文化活动 |
健康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认养植物,保护环境、民族精神教育、龙陵行 |
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 |
学雷锋活动、社区环境小卫士、为养老院老人服务 |
社会调查 |
春游、秋游、参观上海南站、东方绿舟 |
班队活动 |
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队会、五年级辩论赛、与辅读学校结对、与樱花幼儿园结对 |
2.自主拓展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及本校的办学理念,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开发的适合学校特点和条件的拓展型课程。
科目 |
主题 |
上课时间 |
艺术类 |
竹笛 |
周五 |
长笛 |
周五 | |
阮 |
周五 | |
黑管 |
周五 | |
手风琴 |
周五 | |
拉丁舞 |
周六 | |
国画 |
周一 | |
合唱 |
周五 | |
鼓号队 |
周五 | |
科技类 |
折纸 |
周五 |
船模 |
周五 | |
电脑绘图 |
周五 | |
民族文化熏陶 |
课本剧表演 |
周五 |
诗朗诵 |
周五 | |
古诗诵读 |
周五 | |
读书读报交流 |
周五 | |
阅读欣赏 |
周五 | |
学科应用 |
英语交际 |
周五 |
趣味数学 |
周五 | |
日语口语 |
周五 | |
体育健身 |
田径 |
每天早上 |
足球 |
周三 |
我们学校在限定拓展课程、自主拓展课程开展方面还是取得了不少成绩,获得各种奖项,培养了学生的一技之长。
但最主要是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真正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的思想才是目前较为困难的内容。
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教给知识重结论,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充分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传统教学还具有封闭性特色。而拓展性课程则坚持主动性、发展性、实践性、开放型的原则。学生是教学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立足于学生发展而教,学生立足于自身发展而学,学科教学要摒弃急功近利的简单化策略和模式,以知识为载体、注重教学过程的创造性,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创造潜质。关注学生的创造个性,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听了专家讲座和区开放课,还存在着许多困惑:首先学科类学习与拓展课的界定。上周听了一堂品社课《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另一堂拓展课《安全一日游》,在教法上我觉得两堂课完全一样,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悟,只是后一堂内容是教材中没有的。其次是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延续性、统一性。第三在实践中还面临这方面的教材奇缺,老师是否具备相应的技能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