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是一项国粹、一门艺术、一种精髓,传承着我国古代文化和文明。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它的一些美学思想对我们研究工作、领悟做人等,都会有一些有益的启示。我们的古人在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倾注了他们的心血、灵魂和智慧,它于人品、休养、气质、思想、个性等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内在美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有血有肉,能够传递情感和思想的神圣使者。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构建生活之园地、传承艺术之气息、塑造真、善、美之人格。书法这门高雅艺术抽象了天地万象之形,熔入了古今圣贤之理,有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多重功效,还能弥补电脑打字千人一面的弊端。”
书法载道 教化人生 曾记得李瑞环同志提出过“规规矩矩写字,端端正正做人”这样一个口号。确实写字与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字能育德、益智、养心健体,既有利于实用,又关联着艺术;既训练基本技能,又培养全面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人”的写字教育口号,注重利用字来教育学生,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踏踏实实地做人。”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教学理念,因为学习书法目的的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育人载体,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学生刚开始练习书法时,因为墨汁本身是很脏的,书写时多用墨,稍不留意,弄的手上、作品上、衣服上全都是墨汁,学生很难过,家长很无奈;这时我就会告诉他们墨汁虽然是脏的,但是通过书法家所表现出来的作品,确令人赏心悦目,雅目共赏,陶冶情操,给人们以美的享受。通过讲解学生对墨汁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告诉学生们练习书法要求非认真不可,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克服容易出现的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等毛病,培养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办事作风,锻炼意志和毅力。
书法与做人相通,写好字必得先做个好人。 俗话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书写、书法代表一个人的容貌,代表一个人的仪表,是人的第二张面孔,见到字就象见到本人一样。字写的漂亮,人也就变得光彩了;字写的好,写字的人就有灵巧的手;字写得不赖的人,其人的性格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书法是个性的展示平台,立端方能字端;立刚方能字刚;心胸达阔方能字体逸美、洒脱;心态平静,达观方能字体圆润如水。与别人打交道,我都会留意其写的字,从字里行间了解其大概性格。我的朋友都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从读书到现在,每每看到他们写来的信,看着熟悉的文字,他们的面孔就浮现在我的面前,暖在心头,于是知道一切都没变。也曾有人说“从毛泽东的书法读到龙威虎振的朗笑;从周恩来的书法读到彬彬有礼的谦笑;从朱德的书法读到大度而木讷的憨笑;从康生的书法读到老谋深算的奸笑……”可见字与人的关系之密切。
书法可以修身养性,练习书法要求气和神静,是一种动中寓静,心、身、气互相配合的活动,可以去浮躁之气,长此以往,可使人性情更加平和、达观,与气功、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经常在电视和媒体当中看到许多鹤发童颜的老者,挥笔疾书,潇洒、飘逸、大气、忘我的境界。所以,学习书法也是一项有益于健康的文化活动。同时还可以培养多维化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趣味;丰富精神生活,充实精神世界。在我们学校每天的书法课,即每天课外活动伊始,随着统一的动作引领,学生们进入写字基本功的规范之中,心境也随之进入了宁静、平和、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或分析感悟、或欣赏品评、或临帖描摹,都沉浸在中华汉字的美妙伟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