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由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京、沪、穗三地502位居民所做的专项调查,透露出许多重要信息:其一,42.7%的家庭,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支出的重要一项,超过60%的家庭1—3年内要把钱花在教育上,而且是大额支出。可见,教育消费已成为民间消费的重要内容,成为整个消费领域的一个亮点,这不仅会推动教育工程的进步,而且会极大地促进教育产业化,最终有利于带动整个民间消费结构的改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素质。其二,在选择教育方式上,38.4%的家庭最认可国家规定的教育,但令人关注的是,有高达33.4%的居民更为看重技能类教育,在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只有9.6%的人重视学费的高低,多数家庭只在乎名优学校与浓厚学风,不惜为此慷慨解囊。
然而,重金消费是否感觉物有所值?调查中,只有45%的居民给予肯定,另有26.5%给予否定,有26.5%的居民认为尚无法判断。有关专家认为,这表明我们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尽如人意。接受教育是为了用知识把握现在,迎接未来,也因此,就要求我们的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既要与实际相结合,又要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并具有前瞻性,同时,作为消费者、受教育者对教师的人格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寄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