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全国数学教师协会制定的新数学标准公布了。该标准将教学目标按年级和类型来划分,包括几何、代数、测量、数据分析及解题。 这项2000年标准方案第一次改写了10多年前由该协会发表的一项有争议的教学标准。
协会的当选主席李·斯蒂夫在4月12日的协会周年会议上说,该项新标准的宗旨是:“给我们的学生和我们自己设置更高的标准。”他还说道,学生们“必须知道比基础更多的东西,只会计算数字是不够的。”
在1989年,出于对美国数学恐惧症和考试分数持续下降的担心,该协会曾经呼吁对全国的数学教学进行彻底检查。它还建议,通过将教学的中心从以往的做题、公式、死记硬背模式转向更现实的问题解决模式,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而使这门功课变得更有吸引力。所以,最新的目标仍然强调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是记忆能力。
他们呼吁低年级的教师每天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数学教学上,即使并不一定要解决特定的科目。他们认为,学生在8年级结束时要能够掌握代数和几何的基本知识。高中的标准是要求数学必须修四年,并且提倡进行一体化教学,即将不同的数学概念揉和在一起,不再局限于每学期只进行单一科目教学。
协会说:“要使高中教师达到这些标准的要求将需要拓宽和坚持教师职业进修以及来自管理层的大力支持。”
有批评的意见说,这种改变仍然将数学的基础,如学习乘法表,抛在了一边;对教师来说则显得过于含糊而没有多少意义。
在众多的批评意见中,来自一个强调严格数学标准的团体的保罗·克罗普顿认为:“这些都是一般的标准,没有明确表明你的孩子每一年需要学到些什么。”他还补充说,新的标准应分别设定出每一个年级水平的标准:而不是按年级段,如3到5年级,来设定教学标准。他认为新标准依然缺乏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他们仍害怕明白地说出,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会加、减、乘、除。”(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