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考研的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北京市高招办副主任董维翔告诉记者:“去年193家学校招收2万名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7.2万。预计今年报名人数可能达到10万,清华大学考研辅导班去年收了数千名学生,今年又加设了双休日班和晚间班,因为近年来的趋势是在职考研的人数比高校应届毕业生多。”
就业的危机是大多数人考研的动力之一。来自湖北的晓霞已经是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她辞去了家乡的工作在北京租了间地下室准备背水一战。她说:“现在没有文凭就走不动路,像样的工作都要有大学文凭。我原来是师专的老师,可是这几年我发现分来的新老师都是研究生,如果不充电我就会有下岗的危险,所以我拼了命也得赶上读研热这班车。”
北师大中文系的张程为了考研已经搬出了宿舍。“自己住一间房子会更清静,对我的复习有利。而且我不用受宿舍准时熄灯的限制了。”她说她们系简直是“全民考研”,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报了考研辅导班。“大家很害怕去找工作,现在本科文凭都有些拿不出手了。”
从盐城来的小龚也是辞了职加入考研大军的,他考研的原因却并不是因为就业压力。“这次如果考上了,我就双丰收,如果没考上,我就什么都没了。因为我的女朋友在北京,我只有通过考研这一条路可以和她团聚。”据说,像小龚这样用考研的方法解决两地分居问题的并不是少数。
为了跳槽考研、为了提高文化层次考研、为了生计考研……不管因为什么,考研人数上升是件好事,因为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总是有希望的。今年研究生还将扩招30%,更多的人将实现读研的愿望。
对于传说已久的研究生收费问题,董老师做了否定的回答。“从200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上看,2001年读研将同以前一样不收费。”董老师说:“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关于研究生要收费上学的文件和通知,研究生教育的确是非义务教育,实行收费上学的政策将是迟早的事。”据介绍,这些年研究生的培养一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所谓的公费生;另一部分是自筹经费学生,去年自筹经费学生的收费标准是,文科一般在每年7000元左右,理科每年9000元左右。但自筹经费与自费上学是两码事,2001年还将会有不少自筹经费的研究生,但不能说是自费读研。有人担心今后收费上学会使学校失去一部分很好的生源。中华英才网的调查也显示,人们还是比较习惯“免费的午餐”。有2328人参加的调查中,45%的人认为研究生的培养费用应该由国家来负担;8%的人把皮球踢给学校,认为高校和院系应该自筹经费;只有11%的人同意学生负担学费。但值得注意的是,有36%的人认为助学贷款是最好的选择,看来贷款读书的观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有关商业银行应在研究生贷款上学的项目开发上多投点精力了。
今年的报名日期是11月10日至11月14日。报名地点: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及参加“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直接到招生单位(或招生单位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参加单独考试、“MBA联考”的考生直接到招生单位报名或函报。
北京所有招生单位于11月7日开始接待考生查询招生专业目录,考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查询,北京教育考试院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主页:http://yjs.bjgz.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