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1-13

    内容提要:以往课程设计理论的视野所及是人类的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是为了适应发展科学、推进工业生产的需求而进行建构的,人们总是用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看待、研究社会生活。虽然在课程设计的视野中能够看见人、说到人,但那都是抽去了许多人的规定性的简化的人,是功利化、对象化以及物化了的人。为此,课程设计的视野应从只观照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到应凸显人们的生活世界,使课程设计的视野也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关注一个以价值、意义为根本的绚丽多彩的世界。

    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这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焦点和难点。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突出地反映在课程设计理念上。那么,当前课程的设计理念究竟是什么,在这一理念观照下的课程设计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必须给予回答。

    一、现行课程设计的理念

    当前世界主要的课程理论都力图以对“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的回应来设计课程,来表达它们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有人甚至认为这些课程已成为禁锢人发展的牢笼,这是困为现代课程设置的内容是以科学为基础、以学科课程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它是对普遍规律的追求,凌驾于人们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之上。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知识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人生的极大价值,但是这种传统课程片面强调理论性和普遍性知识的训练,忽视对个别事物的具体知识以及学生个体所展示的特殊经验的观照。虽然这种课程设计也强调要顾及儿童的成熟及能力发展,力求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加以编制,但它观照的不是活生生的具体化的儿童实际,而是抽象化的儿童实际,是千篇一律的儿童实际。对于这种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可以用两个“隐喻”来进一步分析。

    二、两个“隐喻”的启示

    第一个隐喻是“镜喻”。所谓“镜喻”,指用“镜子”的作用来比喻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就是现实被人们照镜子式地反映到意识中来,人以胶卷的形式理解现实,对现实进行照相式的刻板记录。哲学家罗蒂认为,现代主义认识论来源于启蒙时代以来逐渐被人类所信服的“镜喻哲学”和人的“镜式本质”。罗蒂指出,哲学中这种反映论源于根深蒂固的本质主义传统。这种本质主义力求首先回答的问题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追问,试图寻找一种足以说明一切的实体和唯一的因果关系,而不能被这一实体和因果关系说明的一切都被排除在外,从而抹杀了知识的多样性。

    在这种知识观观照下,人们总是认为科学最有价值,因为科学揭示了世界最为本质的东西,为此在课程设计中认为只要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就可以完全解决人类生活和生命存在的全部问题。这种知识观观照下的课程设计,知识成了第一性的东西,而人自身的欲望、需求、意志随着这种知识的包裹则远离而去。这种知识观导致了在课程设计中只是过多地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和认识图式的建构,教育并没有真正地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并没有与学生精神的完整性相交融。

    第二个隐喻是“树喻”。所谓“树喻”,指用树干的形状来比喻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就是认为人的心灵对由镜子提供的关于现实的知识是根据等级原则组织的,生长在这棵树上的繁茂枝叶则被冠之以形式、本质、规律、真理等名目。

    笛卡尔说道:“整个哲学好比一棵大树,形而上学是树根,物理学是树千,而其他科学则是树叶。”其实在现代认识论中对各种知识进行分等级的这种观点在培根那里就已达到了极致。塔根看来,非科学主题应从属于科学主题,正如非科学主题所依赖的记忆和想象应从属于科学主题所依赖的理性一样。为此他按照人类知识所对应的知性类别而将主题划分为三类:诗歌、历史和哲学,它们分别对应于想象。记忆和理性。培根人为地为知识的各个分支划分了一个等级,其中诗歌居于底层,然后是历史,居于顶端的则是哲学或科学(在培根的学说中,科学和哲学还没有分离)。这里,隐含着一种倾向,即把科学作为所有知识的统领,把科学对“本真”的追求,作为所有知识的共同目标。     这种为人类精神认识领域划分等级的努力导致自然科学成为规范人类其他等级知识的唯一典范,成为主导课程选择的方向。斯宾塞除了在《教育论》中回答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而外,还为人文学科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完成自己领域对本真知识的追求,这是因为科学为一切形式的艺术服务。

    在课程选择中,科学的价值被日渐强化。而且,科学的思维方式还跨越问题域的界限向艺术。道德等价值领域日渐渗透。这样,像音乐、美术、文学这些本来应更多体现个人内在灵性与感悟的领域日渐被科学所异化,不再是陶冶人的性情、使人获得审美情趣和超越体验的存在,而蜕变成一些服从于功利需要的知识、技能,开始变成“规律性”的东西。

    人文学科的这种努力,终于导致其丧失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由于人文教育的偏失,致使青少年在精神上没有一种文化底蕴作为依托,精神上没有一种可依恃的东西。为此,当前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应该发生一种转变。

    三、课程设计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课程设计理论总是要追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为这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更为重要。为此,课程设计必须突出这样的教育理念:知识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上下、高低之分。没有一种知识的价值比另一种知识更为重要,它们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运行的空间。当然,这种平等不是要追求课时这一量上的半斤八两,而是我们必须遵循它们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不能以一种知识意志来规范另一种知识,以一种话语来代替另一种话语,以一个世界来隐没人类的其他丰富多彩的世界,为此我们要做的清理工作是必须祛除“中心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思维模式,使课程设计从一维的单线条的勾勒到多维的全方位的角度来观照人及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