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校长们为什么围堵心理学家?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2-01

    11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召集部分心理学专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进行鉴定。这个由北师大心理系教授郑日昌主持的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不仅赢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扬,也吸引了来自广西、内蒙古、山东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多位中小学校长、心理学教师。会前、会后,甚至会间休息的时候,北师大林崇德、中国科学院方格等心理学家都被这些老师包围着,有的要求参加此课题的“十五”推广实验,有的邀请专家为师生讲学……

    “过去一说心理问题,大家都认为大学生才有,现在看中小学生也存在。”北京新源里二小校长陆文举说,从实际情况看,现在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好,往往遇到一点挫折、委屈就受不了,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实践证明,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我们积累了很多一手资料,但无法从理论上解决问题,需要心理学专家解答。

    有这种感受的不止陆校长一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姜学之老师被学生称为“健康老师”,她把郑日昌教授设计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的108项活动运用到牙克石市第六小学,学生放学后都不愿回家,等着上活动课,跟姜老师打招呼时都说“健康老师好”。

    一位老师说,他曾接触过一名小学生,这个学生从4岁开始,一出家门就不说话。开始家长以为是女孩害羞,没有在意。上学半年,老师很少提问这名学生,下课时她也不和同学交流,结果谁都没发现问题,直到一次偶然机会才引起重视。这位老师说:“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频繁换保姆引起的‘选择性缄默症’,如果当初家长、老师了解心理知识,认真对待这名学生,也许能更早几年解决问题。我们希望能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实验,从理论上作深入探讨。”

    一方面是现实中中小学生的大量心理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操作困难等问题。据介绍,由于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量具不统一,对中小学生心理状况说法不一,有的甚至相差很大,中小学教师具体操作时显得难以适从。同时,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一些偏差,如过去把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现在又把思想品德问题看作心理问题;有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安排的心理辅导老师要么是讲不了课的,要么是生病的,使很重要的心理辅导成了花架子;有的把心理健康知识化,热衷于编课本、讲概念、考条条、拼凑教材,追求经济效益……这些都影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心理学教授董奇认为,中小学生在发展中有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但心理健康的定位与目标、中小学教师应该承担而且能够承担哪些任务等问题都需要界定。现在中小学心理教师承担了很多不能承担的工作,心理学研究者要深入实际,与一线教师共同解决实际问题。郑日昌教授更直接地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遵照教育模式的发展取向,而不是医学模式的治疗取向,以预防为主,面向全体教师、学生、家长开展活动,而非个别心理学老师或医生面向少数有问题学生的矫正活动,这些是今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解决的。

    据了解,教育部有关部门正着手制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统一心理健康教育定位、目标、实施细则等,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章可循,走向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