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企业在中学校园刊物发布广告隐患重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2-12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企业为以较低廉的方式把产品推向特定人群,通过“赞助”中学生校园刊物等方式向中学生推销产品,由此引发的问题值得重视。

    据了解,时下每个中学都有一两种校刊或由学生会、文学社等主办的没有正式刊号的内部刊物,这些刊物不能公开发行,更无广告经营许可权。一些无孔不入的广告商为以较低廉的方式推销产品纷纷找上门来,推销指向性明确的产品,如“少年专用”的营养类、补脑类的药品或学习用品。如广州XX有限公司上月刚刚以“包印”的形式在广州市某中学的校刊上的扉页和封底上刊登了4页“脑营养胶丸”的广告,声称此产品由“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向全国学生特别推荐”。刊物的封面上还对这间公司的赞助表示“鸣谢”。不久,这间公司又找到了另一间中学的校刊,希望以每本刊物赞助几毛钱的方式与他们进行长期的“合作”。

    学生刊物的出版经费一般都由校方资助,在校内发行,其印制一般也较粗糙。为使其“提高一个档次”,在校方的指导下接受企业的有限赞助,以解决费用不足问题,也非不可。问题是,企业发布广告有一套严格的监管渠道,这种方式恰恰逃避了这种监督。而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广告内容失之监控,其对学生造成的损害和影响,让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