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城区一个名为“南陈宫”的庙堂里,不少香客击鼓三下后,就到一位会讲普通话的老先生处摇签。老先生叫王増明,是雷城中学的退休老师,在这里“坐堂”一年多,每月有100到200元的收入。
    记者问:“你信这个?” 王増明说,“我也不信。没办法呀,工资发不下来,要解决全家人的肚子问题。” 门口卖香火的小贩介绍,其他庙祠也有老师算卦,他们会讲普通话,求卦的大多是外地人。
    与此同时,雷州市不少在职的中小学教师纷纷外出打工、做生意,自谋生活出路。雷州三中今年共有6名教师离职,其中4人去了珠江三角州地区打工,学校唯一的一名“南粤优秀教师”也于去年10月份递交了停薪留职书,到东莞打工。老师们反映说,1999年全市的教师只领到7个月工资,另外5个月工资至今没有着落,去年至今教师的月工资标准则减少了100至200元。一些老师生活陷入贫困,甚至不得不帮家属摆摊卖菜、卖饭。相当一部分年轻老师情绪波动,想办法另谋高就。
    雷州市市长孙亚帝介绍,由于经济不景气,全市每年财政缺口达六七千万元,截至1999年底累计拖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超过1亿元,其中拖欠教师工资高达7000多万元。
    虽然经济落后,但雷州各地农村大兴庙宇祠堂,城区机关竞相建楼修宅。
    记者绕着离市区不远的白沙镇白沙村转了一圈,破旧的土围砖墙中,一座座装修考究的祠堂格外引人注目。这个村共有7个大姓户族,修有7座宗祠和10多个大大小小的土地庙。其中由全村人集资合建的“五海庙”,石柱飞檐,富丽堂皇,耗资在60万元以上。村民们反映,村里还有10多户家庭的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雷州仅雷城区就有各种祠堂和土庙200多个,全市建有祠堂2000多个,估计耗资达数亿元。
    被群众反映“效益”一直不错、本来就不缺住房的财政局、广电局,分别在新城大道、雷州大道斥巨资修建住宅楼,每户住宅的面积一般在120平方米以上。学校也在大肆举债建楼。全市大大小小的学校一般都有基建负债,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大部分债务是欠包工头或银行的,学校领导疲于应债,无心教学。
    由于教师流失现象严重,雷州市不少学校的领导反映,原先五六十个学生一个班,现在大都合并成100多人的大班,教师的代课负担过重。雷州市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说,雷州教育系统共欠债1.8亿元,估计以后教师的福利和奖金发放更加困难。全市现有任课教师9000多人,学生27万多人,按照广东省教委的编制计划,雷州应有教师2.2万人。因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许多学校的计算机课、心理素质课、健康教育课都没有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