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过这样的话,说中关村上空掉下一块石头,砸着十个人,其中有九个是搞电脑的。现在可以改成:天上落下一块石头砸到十个人,起码有九个要骂中国的语文教育,这话并不过分。 说起语文教育的病根儿,有人怪罪教材、有人大骂考试、现在又有人将矛头指向了教学大纲,(《国家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水平让人失望》)。尽管那不过是一篇语焉不详、证据软弱的文字,但还是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关注和议论,语文教育所具有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又一次被不幸地证明。就像1997底由《北京文学》的三篇文章引发了全社会对语文教育的声讨笔伐一样,一时间语文教育成了过街老鼠,“误尽苍生”、“审视”、“整体失误”、“拯救”之语四起。人人都扮作救世主发言,对话、笔谈、加专家文章,还要上电视“实话实说”一番。在这股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热潮中,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有人会名利双收。不过事情过后,剩下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你可以说新大纲出台了,新教材也用上了,而且一些会议也开过了。是的,是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何况复杂的语文教育。
    研究研究:情绪的背后
    其实在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像这样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至少还有两次。我们学过苏联,可以说“红领巾教学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祖国的花朵。只要看一看苏联的《文学教学法》就会明白我们受其影响有多深。六十年代的时候,反对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也不能上成文学课,而是要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就是掌握语文工具。八十年代有人腻味了成天工具工具,孩子们都成了语文教学的牺牲品,没有头脑、缺乏创造、不会思考,于是就有斗士站了出来呼唤人文教育。不负责任的抨击容易,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难,对待语文教育需要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需要冷静细致的分析,客观地说,到今天,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与以前相比增加了不少自由和理性,有许多可以称为思想者的教师、研究者在老老实实走着一条将语文教育研究学术化的道路。这条路走的艰辛。如果仅仅是建立学术规范、概念体系这样纯学术的研究倒也简单,关键是有那么多早已根深蒂固的“权威”横亘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而且还是些关键人物。究竟劳谁的心智才能动语文教育的筋骨?教育体制?教材编写?评价方式?或许还有许多奥妙,我们不得而知。
    语文老师:几多尴尬几多无奈
    都责无旁贷,谁又都无法改变现状。语文教育到底得罪谁了?我想得罪最多的还是那些为升学累弯了腰的老师。学生那里不讨好,社会各界冷嘲热讽,可语文老师最多也不过摇摇头:要考试、要升学,我也是没有办法!
    是的,老师辛苦,老师无辜。因为老师要保证升学率,考试就要有标准答案,有标准答案就没法有创造性。在种种批判声中,也许老师个人遭受的“审视”最少。也许是大家觉得这么大一个社会问题的病根不在一个个势单力薄的老师身上。考试指挥棒下,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留给老师的空间确实不多。然而,老师毕竟是与学生接触最紧密的群体,是一种教育思想的直接贯彻者,如果教师自己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语文教育又何谈成功?教师本身对语文教育的理解就五花八门,为什么教出来的学生必须通过同一道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可能远远胜过教科书上有限的文章。优秀的老师总是可以将语文课上得活灵活现、生机勃勃,可以利用有限的课堂将学生引入到无限的语言艺术当中去。是不是我们拥有的优秀老师也确实少了点?
    我决没有要将责任推给教师的意思,其实我对语文老师充满了敬意。我只是想提供一个不是解决办法的解决办法,毕竟只发牢骚是没用的,课还得上,孩子们还得成长。我想,善良劳作的老师们可以先从自己做起,上一堂精彩的课,给学生介绍些好书,让学生多一些思想和表达上的自由,等等等等。教师身体力行的用祖国的语言将学生的精神唤醒,给他一个通过祖国语言终身受益的途径,学生将会记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