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子百家》到《四书》、《五经》;从春秋战国到清朝灭亡,昨日的“充电”会上,黄教授从上午9时到中午12时30分,一直没有休息,仔细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要领为全校小学教师梳理了一遍,并将给小学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时要注意的问题逐一作了说明和强调。
    校长: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
    这些一般本科学生都觉得生涩难读的文化精髓,在大学里要由教授讲授,大学生们才能基本理解,现在要由小学老师讲给十来岁的小娃娃,娃娃们会理解吗?这种别出心裁的课改,行得通吗?就此,记者分别采访了该校刁校长和黄德昌教授。
    科华中路小学刁荣普校长说,以前社会上许多人片面认为小学教师懂一点点儿就够了,用不着像中学、大学教育那样深挖细究。然而现在时代飞速前进,发展变化了,小学教师不但要知道、了解中学、大学里的教师、教授们给学生讲解传授了什么知识,还要从中学、大学教育中来摸索怎样教小学生,学会“拿来”主义,找到结合点,增强专业化素质。
    刁校长强调说,《四书》、《五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的优秀部分应当从少年学习时期抓起,不一定非要等到上了大学,才由教授们来“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时期学不懂,上了大学可以再经教授“点化”而通。
    教授:读孔子书学做人之道
    四川大学讲授中国哲学的黄德昌教授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内地的小学教育中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远远落后于港、澳、台地区。在港、澳、台地区的小学教育中,“读孔子书,听孔子言”远比内地风行。《四书》、《五经》被一些学校列为必修课程。
    黄说,在前几年,教育界有过“应加强小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然而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多大进展。黄教授说,教书育人,不但要传给孩子们知识,重要的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在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就蕴含有许许多多做人的哲学道理。黄教授认为,该小学重视传统文化,敢于吃螃蟹的精神,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