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从《课外语文》走红看当代文学校园失踪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2-05

    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课外语文》丛书面世后销路颇佳,在中学校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日前,出版社在西城外语学校组织了一次座谈,该校的学生代表们从《课外语文》说起,话题涉及到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方面面。

    座谈会上记者发现,学生们谈话还是基本上围绕着年代较为久远的中外文学名著,口口声声托尔斯泰、《傲慢与偏见》或者徐志摩,“中国当代小说”的概念几乎还停留在《青春之歌》、《红岩》。记者怀疑真正的“当代文学”可能在中学校园绝迹,余华、莫言等作家的作品没能进入中学生的视野,遑论一些新生代作家。一位学生说:“看年代久远的书可以体会它的时代背景,当代小说都是一些故事,商业味道重。”一位学生干部还反问记者:“我记得施蛰存先生说过,所有的当代作品都不值一看,您觉得呢?谁知道当代小说100年后会不会变成废纸?”

    中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可能非常广阔,因此阅读已有定评的名著当然是首选。他们或许还难以理解当代文学种种纷繁复杂的现象,以及真正的文学品质与商业炒作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头脑中当代文学的空白是否也与教育者的引导有关?种种“课外必读书”的年代都已相当古老。为什么中学生应该阅读一些和他们的生活已经没有关系的“名著”,回避“现在进行时”的文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