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有不少教师感到不堪重负,承受着身与心两个方面的重重压力,过重的心理负担、极度的精神紧张,使我们不少中小学教师真有种心力交瘁的感觉。
    首先,我们要承受来自社会的压力。社会上不少人有一种对教育的不信任感,社会不相信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相信教师。社会衡量学校和教师的标准似乎就只剩下“升学率”这一“硬件”。在统一考试与各种指标的评比面前,教师也只好急功近利,一味给学生死灌。“题海战术”较之“减负”前只能是有增无减。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得让位给“高考”和“中考”。
    这种“以考试论英雄”的作法又被演绎和推移开来,进而在学校也形成了“英雄莫问出处”,只要你能带出好的高考生,只要你这个班的高考升学率能“居高不下”,你就是当然的“英雄”,你在学校就可以趾高气扬,你的评定职称、晋级等就能“捷足先登”,福利奖金也肯定拿的多。而如果你这个班考分低则至少面临三重危机:转岗、待岗甚或下岗,被人侧目,从而丧失自信,丧失自我。这就使不少教师对考试、考核到了神经质的地步,总担心自己的学生考不好,从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所以明为“减负”,可各个学校课照补,试照考,大考、中考、小考、作业、练习照样“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每一次考试名义上是在考学生,实则是在考教师,而这种考试是要“排名次”的,它要求我们的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全力以赴,否则你“兵败祁山”,就有的好看了。
    压力还来自学生家长。如今的家长似乎都有一种以升学率为评判标准的“名校情结”,中小学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名校”的“自费生”,尽管价格一路攀升,但仍是年年供不应求。而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时下有不少大城市已在兴起所谓“学生选老师”的时兴玩艺,这使本已疲于奔命的教师更加“火上浇油”。家长人人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所以对学校乃至教师也愈来愈挑剔。
    由于社会、学校、家长的三重压力,在“应试教育”还大有市场的今天,教师之间的个人利益与矛盾就在某种程度上或明或暗地激化起来,学校里同样在演绎着一出出人生的悲喜剧。为了争名誉争利益,教师之间只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表现突出的就是争时间。因为谁占的时间多,谁就可能“出效益”。其次是争带好班,因为好班将来在高考、中考中可以出成绩。
    在应试教育下,学生生活单调,缺乏全面的素质培养,缺乏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人生观和价值观均很不成熟,很不健全,容易被一些虚假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学生心理脆弱,缺乏战胜苦难与挫折的意志磨练。面对这样的学生,教育工作的难度愈来愈大。可为了在学校“目标管理考评”中拿个好名次,教师又不能做得“过了头”,因为按照《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不能体罚学生,更不能打骂学生。教师在教育或批评学生时心理压力很大,生怕出言不慎或过激而触动学生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引起学生更大的“逆反心理”;更怕学生为此想不开,出什么事情。
    所以现在有不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都说:“干别的,不要做教师。”时下教师似乎又成了热门行业,有不少人羡慕这个行业“工作稳定”、“旱涝保收”,可谁知道教师的艰辛与“心累”呢?在全国上下给学生“减负”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作为教师我真希望,什么时候也能给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减减负”。银川一中高中文科部 范一龙
    一段时间以来,少数教师打骂学生、侮辱学生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引起人们对教师的纷纷议论。如有的教师为追求升学率,一味加重学生负担;有的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引不起学生兴趣;有的教师为了收取补课费、辅导费,上课不好好讲,留到课下讲等等,个别教师道德败坏,更是激起了公愤。不少人发出疑问:现在的教师是怎么了?
    然而,正如范一龙老师所说的那样,许多当老师的,也有一肚子的苦衷。“管又不敢管,不管又不行”是许多老师的苦恼。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又让他们不胜烦恼。那么今天的老师该怎么个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