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21世纪高教教材建设的展望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3-03

  问:高教教材作为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记者在高校采访中听到大学生抱怨教材陈旧。一些教师也并不满意使用的教材。前不久,媒体报道一位老教授呼吁:不能让21世纪的天之骄子捧着陈旧的教材读书,那么我想问的是:目前我国高教教材建设的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应当说高教教材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是十分严峻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今年我国进入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是新时期的发展战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快速发展。

  教育部对高教教材建设十分重视,“九五”期间加大了教材建设工作的力度。体现在:在“抓好重点教材,全面提高质量”的方针指导下,组织了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和国务院50个部委教育司(局)编制“九五”教材建设规划,仅向原国家教委申报国家级立项申请的选题就达2000多个,经专家评审确定了654项为国家级重点教材,各有关部委还确定了一大批部级重点教材。

  与此同时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项计划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支持,仅原国家教委批准的221个大项目中就涵盖了上千个子课题,其中有不少项目研究成果是教材。我们原计划出版的1000本左右的教材现已基本完成。这批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教材和国家级重点教材的顺利出版,使得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问:您能否具体谈谈高教教材建设进展情况,比如有哪些“面向21世纪新教材”?这些教材新在哪儿?

  答:高教教材建设的突破性进展体现在:一、教材内容质量上有新的的突破。“九五”期间出版的面向21世纪教材和“九五”重点学科有一批内容新、体系新、方法新、手段新的高水平教材。这批教材其中包括:与传统课程教材相比,体系创新、内容更新、教法革新力度大。具有显著导向性和创新性的教材或新创课程教材,如:南京大学陆承平教授的《动物保护概论》、复旦大学姜波克教授的《国际金融学》、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教授的《临床医学导论》、清华大学萧树铁教授的《大学数学》;对传统课程教材体系和内容进行创新、更新和整合后形成的教材,如: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的《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的《新概念物理教程》、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的《工程力学教程》;在注意保持传统教材的品牌特色基础上,结合新世纪教改的需要,加以修订而成的教材,如:东南大学马文蔚教授的《物理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秦曾煌教授的《电工学》、华中科技大学康华光教授的《电子技术基础》、同济大学的《微积分》等,这批教材的出版对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二、教材出版质量上有新突破。以前,有些出版社的教材质量较低。现对这批教材的出版,各有关出版社都非常重视。在编辑、出版、印刷等各个环节都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出版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方面有突破。“九五”期间教学软件、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与研制受到很大重视,许多面向21世纪的立项课题都列有教学软件的开发、研制计划,并取得一批成果,如:南京大学研制完成的《地球科学教程》多媒体电子教材;东北师范大学马世力教授的《世界历史》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在“九五”期间教学手段的更新已经形成势头,并为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当说“九五”期间,我们积累了搞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新鲜经验,包括抓好重点教材,实施精品战略;加强监督检查,落实教材规划;发挥出版社的积极性,加大对教材建设的投入;密切配合课程改革的立项研究;编写出版教学改革教材;进行系列教材规划,提高教材的教学适用性等等。这些新鲜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对“十五”教材建设工作都有重要启示。

  当然教材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现用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陈旧,不能满足按新的专业目录修订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需要;一些课程的教材可供选择的品种太少;一些基础课的教材低水平重复;有些教材,书越编越厚,内容庞杂,专业课教材、教学辅助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短缺等等。这都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问:“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有哪些设想?

  答:“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认真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材工作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规划,注重专业配套,促进推广作用。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等教育教材体系而努力。具体为:——通过国家、省(市)、受委托的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等多层次的教材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国家规划教材为重点,门类齐全,适应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需要的教材体系,即包括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多品种系列配套的教材体系。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论证与推荐,优化选题,优选编者,加大投入。力争出版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精品教材,为高教教材质量的全面提高发挥示范和推动作用。

  ——从文字教材与电子教材协调发展的原则出发,抓好软件教材的建设(包括适应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需要的电子教材建设),积极编制精品课件。在有条件的高校建立若干个多媒体制作中心,逐步实现教学软件的专业化制作,推动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本着“编”、“选”并重的原则,大力推动高质量教材的选用,各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各有关出版社要大力开展对新出版的高水平教材的宣传评介工作。各高校要建立教材评介制度和教材选用管理制度,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对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与重点教材要优先选用,提高优质教材的使用效益。

  ——开展对国外教材的比较研究,扩大高校教材的国际交流。对国外先进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教材要积极引进;同时要注意把国内已经出版的高水平教材推荐到国外,打入国际市场。

  问:实现“十五”普通高教教材建设目标或设想,具体有哪些措施?

  答:主要措施为:(一)理顺关系,转变职能,强化对教材建设的宏观管理 在当前我国教材市场还不够繁荣的情况下,政府对教材建设的宏观管理不能削弱而要加强,要建立政府部门对教材建设的监督、检查与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在国务院各部委机构调整以后,进一步明确各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的主要职能。(二)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教材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当前高等学校要注意健全教材管理机构,充实管理人员,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积极参加并组织完成各级各类规划教材的编写任务。2、针对本校具有优势的学科(专业),组织制定学校教材规划,编写出版有特色的校内讲义和自编教材。3、做好新教材的评介工作,加强本校开课选用优秀教材的管理,同时加强选用教材的采购供应工作,杜绝盗版盗印教材,确保课前到书。4、开展校级优秀教材评选,组织好国家级及省部级优秀成果奖(教材)的申报工作。(三)加强和改进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 “十五”期间要通过调整、补充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现老、中、青相结合,增强其代表性、学术性与权威性,提高工作效率。各有关高校对教师参加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活动要给予支持。(四)实施教改立项,建立创新机制 “十五”期间除继续完成现有立项项目之外,还要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研究中加强对教材建设创新机制的研究。进一步完善高教教材建设的创新机制。(五)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教材质量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及有关出版社,都要把提高教材质量,编写、出版精品教材作为教材建设的核心。重点提高教材的内在质量,也要重视印装质量的提高。“十五”期间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机制。(六)落实有关政策,建立激励机制 要制订一些政策,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以老带新的教材编写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