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大学生的素质不是骂出来的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5-27

  就因为女大学生阴差阳错抢了老人的座位,那老人就说现在的大学生“就是这么自私”,是“‘文化大革命’留下的种”。这种因偶然行为就给人定性的思维方式才是典型的“文革思维”:习惯上纲上线,给人扣顶帽子。在这种思维下,它并不具体地对待你“做过什么”,而在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人的对话,完全忽视了抢座位只是一个大学生的个体行为,却一棒子打到了所有大学生头上。她没有批评女大学生抢座位这种行为本身,而将女大学生定位为一个自私的人,是“文化大革命”留下的种。这种思维方式有问题。

  其实,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应该全部是1976年“文革”结束后出生的,他们并未切身经历过“文革”,又怎么能妄下断语说他们是“文化大革命”留下的种呢?

  事实上,这位大学生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妥,并和她的同学都给老人让座,但那老人坚持不坐。我想问一句: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老人心胸会这么狭隘,连年轻人认错的举动都拒不接受呢?即使是那位女大学生抢了座位,老人为什么不可以和颜悦色地说一句:“这位女同学,你可以让我坐一下吗?”又有哪位同学会拒绝这种要求呢?

  一叶可以知秋,但一叶也可以障目。一滴水可以看见太阳,但一滴水绝不是太阳。当我们对女大学生与老人抢座位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批评的时候,更应该呼吁老人的这种“文革思维”当休。大学生素质是教育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