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现象”开始的时候,大多谈论是对韩寒本人的忧虑和看法,后来则更多转向对教育的反思,但是现在,韩寒已经逐渐成为了应试教育下中学生们逃避压力的精神支柱。许多学生把他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为压抑的内心世界一下子找到了解脱的理由。
    到现在,虽然教育改革一直没有停顿,各地进行的试点也不少,但多数还是停留在形式上,即使把以往的成绩记录换成ABCD评价体系,再加上提倡积极的素质教育,但效果却并非完全让人满意,因为这些考试显然对决定最后一搏的中考或者高考无效,学习的最终意义还是体现在最后那个完全用分数衡量的试卷中。我本人也了解到,许多教师在心态上并未完全调整到素质教育上,一些学校的补课现象还经常被媒体报道,而学生也没有从素质教育里得到真实的实惠,反而被社会上、学校里添加的无数“素质”项目再次压弯了腰。
    以前的教育改革多为自上而下的教育者的“自觉”行动,现在显然这种“自觉”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对更自由更宽松的学习环境的急切需求了,从“单个突破”到“集体爆破”,终于导致“韩寒流”自下而上的集体发作。虽然很多属于冲动形式的反抗,但经过一些理论的触发,就更能使一些基层教育工作人员真实觉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其实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基层教育者本身;而“韩寒流”对他们的触动,显然是上级教育部门下发文件精神或者制定什么规定所无法比拟的。相信它也会对促进教育改革带来更为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