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要达到共同富裕,就要共同发展,缩小差距。缩小差距不是让较发达地区减慢发展速度,而是让落后地区更快地发展起来。对于中西部地区最有力的支持,根本在于开发这一地区的智力资源,让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青年能够有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
    在我国中部地区(如四川、湖北、湖南等等)和沿海地区的中小城镇(如苏北、浙西、鲁南等地区)基础教育办得很好,每年输送大批优秀高中毕业生到全国各高等学校。由于当地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大学,绝大部分学生到外地求学,大学毕业以后能够再回到本地工作的为数很少。如湖北、江苏等一些地级市,每年输送三四千名高中毕业生到全国各地大专以上学校学习,由于这些学校多数在大城市,大学生毕业以后,每年能够回到当地的只有一二百人,而且主要是师范类学生,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第三产业服务的为数很少。这些地区为全国提供优秀人才作出了贡献,但是这些地区基础教育办得越好,当地人才流失越严重,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如果能够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建立为当地服务的高等学校,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的人才,这是对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最有力的支持。
    建立为中小城市和农村服务的高等学校,绝不能理解为县县办大学,办大学需要有必要的经济、文化条件。这里主要是指在经济条件比较好、有迫切需要的一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办综合性学院、师范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有些欠发达地区也可以几个地区(或地级市)合办一所大学。建立这样的普通高等学校,要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教育资源,如已有的成人高校、职业大学、教育学院等。在这些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普通高等学校,要发挥现有高校的支援作用,特别是进入“211工程”的一批重点高校。这些学校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它们有可能也有责任支援新校的建设。
    为了发挥高等学校在当地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中的作用,在这些中心城市建立的高等学校,应该办出地方大学的特色,紧密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要求公务员、教师、技术人员和工人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科技。在这些地区的高等学校集中了当地比较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应该充分发挥智力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使这些高校成为当地的教育中心(兼顾培训在职人员)、科技中心(推广先进技术、普及科学知识)、文化中心(图书、资料)和信息中心(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等)。学校利用智力资源和设备条件,为企业服务,就会得到企业的支持,学校就会成为当地“科教兴市”的核心力量,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系清华大学教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