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举办的5卷本工具型巨著《现代数学手册》首发座谈会上,与会的数学家们引出尖锐话题。
    座谈会上,吴文俊、丁石孙等十几位著名数学家高度肯定《现代数学手册》的出版“反映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潜力”,“是一部出色的工具型巨著”。尔后,中科院院士马志明、王梓坤教授提出:《现代数学手册》应该有第六卷————应当把数学思想发展史、数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数学哲学、数学美学写进数学手册。这一话题引起与会学者共鸣。学者们认为,数学是一种文化,不去发展它,它就会衰落,达尔文的进化论————适者生存同样适合于数学。拿破仑的名言“国家的富强必须要依赖数学的发达”并没有过时。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认为,数学有着两重功能:一个是科技的功能,一个是文化的功能,不应忽视文化的功能。
    全国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萧树铁则针对现在许多工科院校不重视数学教育的现状指出,数学教育应该是一种思维教育、素质教育,但是许多人一提素质教育,想到的只是增加些美术和音乐。中华民族是擅长数学智慧的民族,为什么我们的数学教学从来没有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哲学内涵?从来不讲数学中的人文思想?数学在古希腊是哲学的一部分,在孔夫子那里也包容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中。但我们现在只是把数学当成一种工具,现在从中学到大学,数学教育的内容就是解题技术、题型研究,把生动活泼的数学变成了一种程式化的东西,变成了应试教育的产物。这种目光短浅的数学教育,必然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一旦离开学校必然缺乏创新的后劲。
    学者们呼吁:“对数学中基本人文思想的挖掘,在我们今天还是空白,数学教育能否走出解题技术的小圈子,在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的今天,我们的目光是否应该放得更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