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柳绿的四月,160余名美国教育界专家、学者和大中小学教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的同行们共同研讨“21世纪教育标准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本是新世纪中美教育界人士的第一次大聚会,却上演了一出一个想冲出去,一个想挤进来的“围城”大戏。
    “孩子太累了,该给孩子‘松绑’,让孩子‘轻松’,还孩子快乐童年”。2000年初,被我国教育界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49次“减负”令下,直到今天,社会各界仍感到不尽如人意。教育界许多人甚至认为第50次“减负”正在招手。而在大洋彼岸,美国中小学教育公认课堂纪律松懈。老师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也只学感兴趣的东西。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一些教育专家对“五十年的教育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反思,学习西方创新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对中国教育全盘否定;而在美国,教育界也在反思自身:重视了孩子个性发展,尊重了孩子个人意志,但因为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牢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美国从一般大学到名牌大学,物理、数学、机械、计算机、生物工程等系科,读博士的几乎一大半是外国人。如果美国没有一个吸纳全世界精英为我所用的政策,单靠美国的基础教育,很难抢占世界人才制高点。
    中学教师沈宏志认为,中国教育的“三个统一”是“教育观念上核心的错位”。他说,搞一套统一适用几亿学生的教材,不断完善全国统一的高考,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就像“统一”方便面一样,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给掐掉了。对此,美国有15年教龄的小学教师海伦由衷地对记者说,美国被称为“轮子上的国家”,50个州的居民,从这个州搬到那个州是家常便饭,但几乎每所学校的教材都不一样。随着父母转学的孩子,都得从头学起,教师很费劲,学生也很辛苦。因此,美国孩子一般不愿当老师,而学士、硕士毕业去做小学老师干不了退下来的比比皆是。“我希望把中国统一教材、统一高考、统一教育的经验带回美国。这样,美国的教育就有统一标准了,美国的教师也好当了”。对于中美教育的“围城”现象,许多中国教育专家认为,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加上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培养世界级人才的最佳组合。我们在学习别人的同时,千万不要全盘否定自己,丢掉自己的长处。